關鍵字:白蛋白
-
水腫原因多 醫師:並非全是腎病引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853夏日炎炎,在門診常有病人問道:「醫生,我的腳到下午就會開始有腫脹感,是否腎臟有問題?」這是腎臟科門診常見的問題。人體有70%由水所組成,水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角色,一般民眾往往將水腫與腎臟疾病畫上等號,事實上,水腫的原因不見得是腎臟不好所引起。 -
新生兒黃疸應仔細評估 慎防膽道閉鎖風險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73成大醫院小兒部陳東華醫師表示,極度早產兒的黃疸處理需特別小心,照光監測的效果如未達預期,可能屬於「病理性黃疸」,得在確認病情後進行黃疸換血治療,以避免是膽道閉鎖導致的風險。
-
泡泡尿成因多 出現水腫、血壓升高應就醫檢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56如何判斷是否有蛋白尿?郭依婷說,可以先用尿液試紙做初步篩檢,報告的「+」數或含量愈高,表示尿中的白蛋白愈多;但因尿液試紙的測定會受到當次尿液濃度影響,若複檢結果一直都有蛋白尿,則應至檢測1天的尿蛋白排泄量,正常狀況1天不應超過150至200毫克。 -
北市老人健檢3月開跑 特殊族群優先取號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09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鼓勵臺北市特殊族群長者使用老人健檢服務,自106年2月20日(一)早上7時起,至2月23日(四)晚上7時止,專為特殊族群長者提前開放網路取號服務。 -
人血清白蛋白屬高風險生物藥 民眾勿自行施打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7861以人體血漿為原料經純化製成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劑」,通常用於低蛋白血症患者,可避免患者因血漿中缺乏蛋白,導致滲透壓異常或水腫等併發症。低蛋白血症是指人體血漿總蛋白質低於6g/L,主要表現於營養不良,症狀可能有消瘦、食慾差、無力、貧血、記憶力衰退等,加上因血管內的蛋白減少,與血管外的濃度落差大,體液因此進入組織間造成水腫。 -
健康存摺2.0新功能 上網測肝癌、洗腎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62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林寶鳳表示,「健康存摺」整合了醫事司、國健署、疾管署與2萬多家醫事機構等資料,一年約能收集6億筆巨量健康資料,民眾只要上網,就能透過網站自主健康管理。 -
營養不良加重放化療副作用 補足營養積極抗癌
癌症新知 / 腸癌3355國外研究調查顯示,80%的癌症病患因營養失調,被迫中止治療,降低用藥劑量,導致治療效果下降。高達40%的癌症病人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癌症病患營養照護成為醫界的重要課題。 -
八仙塵爆燒燙傷患 前3個月免醫療費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72燒燙傷患者治療費用龐大,健保署預估每名中重度燒燙傷患者一年醫療費用至少超過兩百萬元。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去年健保給付400多名燒燙傷患者醫療費用,平均每人花56萬,其中一人傷勢嚴重,就用了6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