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瘜肉
-
重症肌無力藥包裝安眠藥外盒 40萬顆10月13日前回收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392今(24)日衛福部食藥署通報,重症肌無力治療藥物「美定隆糖衣錠60公絲」外包裝錯誤,經發醫事單位通報檢舉,食藥署要求限期10月13日前全面回收。 -
罕病影響心臟健康恐短命20年 醫籲法布瑞氏症及早檢查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843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心臟疾病再度蟬聯國人第2大殺手,去年奪走2萬多人寶貴生命。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侯嘉殷指出,部分罕病也會有心臟相關症狀,需要提升警覺才得以及早正確治療。 -
病人自主預立醫療決定書 讓漸凍人移除呼吸器得以善終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219病人自主權利法自2019年1月6日起實施,當病人達到末期病人、不可逆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政府公告不可治癒之疾病等5種臨床狀況時,可採用該法。其核心概念以病人為主體,確保病人有知情、選擇、決策的權利,並將善終權利擴及非末期病人。 -
兒童猛爆性心肌炎徵兆如感冒 孩童出現這些症狀要警覺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974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部巫韻安醫師說,每位兒科醫師,尤其兒童急診醫師,或許都會祈禱自己永遠不要遇到兒童猛爆性心肌炎。我曾經聽過一位心臟外科醫師對家長說,猛爆性心肌炎,一來就兵敗如山倒,病人非死即傷。 -
婦人子宮瘜肉與肌瘤阻生育 內視鏡速潔刀除病灶助好孕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376陳杰盛指出,罹患子宮內膜瘜肉或肌瘤的婦女約占20%,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對於有生育計畫的婦女而言,手術清除子宮內膜瘜肉、子宮肌瘤是最好的方式,且現今醫學發達,藉由內視鏡切除病灶,安全且術後恢復期短。傳統手術方式採用開腹手術,須切開子宮腔,清除病灶後再縫合,須住院4至5天,術後疼痛度高,復原期約要1個月。 -
不到40歲就確診大腸癌第3期 醫師呼籲國人定期做篩檢
癌症新知 / 腸癌35791名年近40歲的藍先生,近1年來發現排便時偶爾帶有血絲,但除此之外,身體上並無任何不適症狀,他以為是痔瘡出血,因此不以為意。但最近血便的情形越來越頻繁,近日趁工作空檔到北投健康管醫院做健康檢查,透過無痛腸胃鏡檢查,發現大腸內有數顆大小不一的瘜肉,類型大多雖為增生型瘜肉(癌化風險低),但有一處已明顯發展成腫瘤,並伴隨出血現象,且磁振造影影像發現疑似轉移至淋巴結。經病理切片確認罹患大腸癌,並已發展至大腸癌第3期。 -
防疫解封健康不放鬆 國建署推4癌篩檢符合資格別錯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006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也指出面對所有癌症的正確態度唯有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才能有效降低癌症死亡風險。 -
待疫情控制穩定之後 醫:記得趕快接受這項檢查不能拖
癌症新知 / 腸癌2887但張先生耳聞長輩或朋友說大腸鏡過程會相當疼痛,因此醫師一提到大腸鏡,馬上就要求要做無痛式的,但因張先生本身有慢性氣喘,平常就需要用到支氣管擴張劑,因此無痛式的靜脈麻醉亦有一定風險。正在猶疑不定時,醫師解釋和安撫張先生「即便在沒有麻醉的狀況下,也可以利用一些穩定輕柔加上灌水等內視鏡技巧,以減輕施作過程中的不適。」張先生考慮後決定接受一般大腸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