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病理切片
-
胸口灼熱、喉嚨卡卡 胃食道逆流惹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042臺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吳明賢表示,從臨床上來看,胃食道逆流也的確已經超越過去與胃酸相關的消化性潰瘍,成為現今腸胃科門診中很常見的疾病。 -
5年前不願切除膀胱讓癌症又復發 採免疫療法獲改善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303林先生曾在2015年4月因下泌尿道症狀合併血尿就醫,經影像檢查發現膀胱與攝護腺有7x6公分的腫瘤,於病理切片確診為「尿路上皮癌」第4期,但由於當時病人拒絕切除膀胱,而是以化療及放射線治療保存膀胱,2018年10月膀胱鏡檢查才發現腫瘤復發。 -
確診乳癌4期多數患者想放棄 研究顯示手術治療有幫助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785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所有乳癌患者中,50歲以下被診斷出乳癌比例約為34.4%,而乳癌第4期患者占了其中的5.2%。張耀仁說明,第4期乳癌指的是超越乳房及腋下淋巴結的遠端轉移,常見轉移處有骨骼、肺臟、肝臟,甚至是腦部等。過去普遍認為手術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等方式,對第4期癌症患者的長期存活應無助益,因此多選擇姑息療法。然而,現今醫療的進步,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荷爾蒙治療、手術治療,甚至免疫藥物等,除了能大幅改善乳癌第4期患者的臨床症狀及生活品質外,亦能提高長期存活率。 -
紫外線超毒! 陽光曝曬皮膚3部位最易長出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3141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黃季怡表示,角化棘皮瘤又稱皮脂軟疣或假癌性軟疣,是一種快速生長的腫瘤,發生在毛囊角化上皮的增生性病變,部分角化棘皮瘤可能有惡性變化;且好發於中老年男性,常出現在皮膚曝曬陽光的部位,如臉部、脖子、手臂等,發生原因可能是長期紫外線照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或是毛囊的細胞變異分化而來。 -
頸部出現腫塊且快速變大 化驗後發現竟是惡性腫瘤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118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黃季怡表示,角化棘皮瘤又稱皮脂軟疣或假癌性軟疣,是1種快速生長的腫瘤,發生在毛囊角化上皮的增生性病變,部分角化棘皮瘤可能有惡性變化。角化棘皮瘤好發於中老年男性,常出現在皮膚曝曬陽光的部位,如臉部、脖子、手臂。發生原因可能是長期紫外線照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或是毛囊的細胞變異分化而來。 -
有腫塊一定是腫瘤? 孕婦也別忘自主乳房檢查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056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表示,初步檢查腫塊大小約有4公分,由於女性懷孕到生產期間乳房組織變化較大,安排超音波檢查,確認為接近5公分的腫瘤,且部分邊緣不平整,建議手術治療,術後化驗為管狀腺瘤(tubular adenoma)。 -
腰痠背痛以為運動過度 就醫發現攝護腺癌已轉移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4009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黃書彬表示,攝護腺癌被喻為老男人疾病,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到出現疼痛時,往往已經到了晚期,轉移至其它部位。 -
食道癌早期發現免手術 內視鏡熱射頻燒灼可治癒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093因工作需要,75歲秦爺爺年輕時常菸酒不離身,上了年紀後因罹患重度逆流性食道炎,必須固定至醫院回診、追蹤、服藥,10多年來狀況相當穩定。但日前回診時,醫師透過影像增強內視鏡檢查發現,秦爺爺的食道出現大範圍的黏膜異常,且分布在上面的微血管有變粗與濃染情形,經病理切片檢查後,確診為早期食道鱗狀上皮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