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病原
-
沙門氏桿菌是高風險微生物 一旦食物中毒恐腹瀉、高燒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03食藥署2010至2022年統計顯示,國內因沙門氏桿菌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平均約17件/年,像是高雄曾在2023年7月發生,民眾因食用知名老店冰品而集體感染沙門氏桿菌的案例;桃園市中壢忠貞市場則曾在2023年8月發生,民眾因食用越南法國麵包而感染沙門氏桿菌,顯示沙門氏桿菌為引發食品中毒的高風險微生物。 -
高血糖警訊別忽視!男子因昏迷送急診 一驗血糖竟破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33許多看似常見的症狀,其實可能暗藏高血糖危機!開業小兒科家庭醫學科診所院長許惠春指出,臨床時常遇到病人是因為一些不具特異性的症狀來求診,例如口渴、泡泡尿、傷口癒合慢、皮膚搔癢、性功能障礙、反覆感染或感冒長時間沒好等等,經檢查才發現是高血糖所導致。 -
歐洲爆鸚鵡熱禽傳人已死5人 疾管署籲鳥飼主做好防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00疾管署表示,「鸚鵡熱」致病原為鸚鵡熱披衣菌(Chlamydia psittaci),屬於世界性分佈,但較為罕見,自2010年起,美國每年確定病例不到10例。至於台灣,每年有零星個案,最近的1次感染個案是在民國104年6月確認。 -
近1成全身性紅斑狼瘡患者終身洗腎 國衛院揭致病關鍵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96自體免疫疾病位居台灣10大重大傷病排行的第3名,也是門診第3常見疾病,一旦罹患此種疾病,免疫系統將會持續攻擊各個器官,導致長期發炎,近1成全身性紅斑狼瘡患者必須終身洗腎。國衛院成功發現自體免疫疾病關鍵致病機制,去磷酸酶DUSP22、泛素酶UBR2可作為新藥物開發標靶,前者還可用來預估腎臟疾病風險。 -
禽流感好發期!新北動保處呼籲民眾 別觸碰、餵食野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53為預防禽流感,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呼籲,民眾可從個人養成良好習慣做起,若發現住家附近有野鳥聚集,應謹守不接觸、不餵食原則,並以100倍稀釋漂白水進行消毒;如有發現大量死亡禽鳥應馬上提高警覺,立即通報。 -
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才好? 益生菌4大功效與禁忌全解析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016益生菌可說是台灣人必買的保健食品之一,不少人常因外食、腸胃道不佳,擔心是消化系統出問題,而紛紛購買益生菌保健食品,希望能夠改善消化道機能,或是選擇同時內含助眠、保養私密處成分的益生菌,但在透過服用益生菌改善腸胃道健康之前,也應注意有些特殊族群不能隨意攝取,否則可能影響健康。究竟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才好?益生菌功效與好處有哪些?可能引發何種副作用?又該小心什麼益生菌禁忌呢? -
幼年型紅斑性狼瘡治療新發現 台大研究曝最佳用藥時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51全身型紅斑性狼瘡(SLE)是1種棘手的自體免疫疾病,若發生在兒童身上,治療尤其困難。不過,台大醫院與台大醫學院研究團隊近期完成一回溯性的病歷研究,發現使用生物製劑作為幼童患者的輔助治療之一,可強化療程功效。 -
年後腹瀉就診人數增2成! 諾羅病毒3大傳染途徑報你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82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近期腹瀉疫情與往年連假後容易出現腹瀉就診人次上升趨勢類似。最近127件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中,有67起病原體被檢出陽性,以諾羅病毒為主(63件,占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