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產前檢查
-
高層次超音波 嚴格把關胎兒健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0台北慈濟醫院婦產科鍾繼賢醫師表示,現行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給付兩次產前的超音波檢查費用,屬基本項目的檢查,主要評估胎兒大小、胎位、羊水量和胎盤位置等。而懷孕20至24週時,寶寶的器官已發育到一定程度,可透過「高層次超音波」進行較精細的檢查,讓準爸媽提早了解胎兒的健康狀況,若有任何異常也能在出生後及時追蹤治療。 -
高齡多胞胎 新生兒體重不足風險增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199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新生兒出生體重不足會影響嬰兒日後成長與認知發展,並導致未來慢性疾病的發生。臨床顯示,20歲以下或高齡產婦、施行人工生殖、早產者及雙胎以上者,寶寶出生體重偏低的比率較高。 -
中度海洋性貧血 少女18歲停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11台灣海洋性貧血協會理事長林凱信表示,海洋性貧血是國人最常見的遺傳疾病之一,估計全台有6%至10%民眾帶有相關變異基因,人數超過150萬,因為血色素中的血球蛋白質鏈合成異常,以致色紅素缺乏與功能不全。 -
減輕弱勢家庭負擔 國健署推新生兒福利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7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育嬰寶盒是芬蘭聞名國際的新生兒福利,由政府贈送給待產母親,芬蘭自贈送育嬰寶盒以來,嬰兒死亡率逐年降低至千分之2,與日本並列全球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 -
飲食控制加運動還是胖 有可能是甲狀腺出問題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820歲陳先生每餐都嚴格控制熱量攝取,規律運動,體重卻無法控制在理想範圍內,而且常感覺疲倦,沒有精神。10歲王小弟兩年來體重狂飆10公斤,即使增加運動,進行嚴格飲食控制,還是瘦不下來,上課注意力也無法集中,常常打瞌睡。 -
高齡婦女趕搭龍子潮 做好產前檢查母子保平安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3一般衛教將年滿34歲的懷孕婦女稱為高齡產婦。依據成大醫院統計,民國100年高齡產婦佔42.9%,且24年來比例增加四倍。 -
減少德國麻疹症候群 孕婦應接種疫苗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329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指出,近年來,我國預防接種普及,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病例已極為少見,僅在96年及97年各有1例,都因母親在懷孕期間於印尼及中國感染德國麻疹所致。孕婦如果懷孕12週前感染德國麻疹,胎兒有高達90%機會受到感染,有25%以上的機會發生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會導致多種器官發生先天性異常。 -
孕婦產檢照顧不足!?健局將進行總檢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230國健局指出,目前衛生署除提供孕婦10次的產檢及服務項目,為因應新時代孕產婦的健康照護需要,未來將逐步增加產檢服務,以科學實證為基礎,將優先納入研議,並以「全人照護」為核心。提昇服務品質,給予合理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