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生活滿意度
-
改善青少年憂鬱 學校推「快樂課程」提高學生幸福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36台灣青少年自殺死亡率逐年攀升,其中14歲以下的自殺人數近年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憂鬱是年輕人罹病和失能以及自殺的主要原因之一,學校推動「快樂課程」有助於幫助學童預防憂鬱!根據《BMC公共健康》期刊2022年1月發表的研究,以積極心理學和認知行為療法設計的快樂課程,進行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結果,將有助於證實以校園為主、預防青少年罹患憂鬱和提高幸福感方案的有效性。 -
負能量如何排解?網友推薦8大方式 跟著做可紓緩情緒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604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一天之中不僅要面對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壓力,同時還須協調同儕、朋友、同事等人際關係問題,加上疫情期間,不管是隔離抑或是在家工作,都容易累積負面能量與情緒,針對如何排解這些負面能量,也引起網友熱烈討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負能量排解方式」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有關網友熱議的8大負能量排解方法有哪些。 -
如何減少孩子每日手機使用? 專家建議從4大方向引導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84根據2022年4月發表 於《實驗心理學應用期刊》的研究指出,每日減少使用手機38分鐘以上,有助於提升生活滿意度並增加體能活動。家長可以遵照董氏基金會提出的4種方式,引導孩子每天減少使用手機時間,幫助他們活得更健康。 -
運動可改善巴金森病情 維持足夠運動量能降低死亡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88336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與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特別選在世界巴金森日前的周末4月9日,於台北市二二八公園露天音樂台舉辦「森動PD Day」活動。呼籲所有巴金森病友及家屬、照顧者,巴金森病的治療除了定期回診穩定服藥,若能積極配合適當而持之以恆的運動,更能延緩病情、舒暢身心、改善生活品質,與病和諧共處。 -
研究顯示感恩有助於提升幸福感 每日簡單紀錄減少憂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89感恩節剛於上周結束,這個源自西方的節日,是鼓勵人們與家人團聚,分享生活,同時也借此反思和懂得感恩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切。根據2019年臨床環境心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練習感恩真的有助於增加正向情緒、幸福感、減少憂鬱情緒與提升生活滿意度。 -
不滑IG、FB就感到焦慮?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324該研究由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學者所進行,研究者針對14至47歲來自美國各地的419位參與者進行研究,透過「錯失恐懼調查」量表的10個項目,包含是否同意「我擔心自己的朋友、密友、家人在沒有我的情況下玩得很開心」,以評估參與者在其社交圈中擔心錯失活動的程度。 -
早洩男別怨嘆難脫單 近8成患者接受治療找回性福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5869臺大醫院泌尿科主任暨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張宏江醫師表示,早洩為男性常見的性功能問題,且常與勃起功能障礙有共病現象,台灣最新研究發現,相較一般男性,早洩男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多出12.7倍。 -
滑手機殺時間的人 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81澳洲墨爾本有1項研究認為,這樣的行為可能與產生負面情緒和生活目標感降低有關,研究刊登在《電腦與人類行為》(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ur),是首度全面指出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與心理健康有關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