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生技
-
生物眼角膜修復醫材 可望為等待眼角膜移植患者見光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21530多歲陳姓男子因角膜潰瘍導致視力快速惡化,但等待眼角膜移植的時間超過半年,術後視力未盡理想,無法回到原先工作崗位。據統計,2023年全國共有682例角膜捐贈案例,但新增移植需求數量超過千人,供需嚴重失衡,如果錯過移植黃金期,術後效果大打折扣。 -
國衛院攜手清大研發KIF2C新標靶 對抗癌症多重抗藥性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3224最新癌登報告(111年)資料顯示,該年新增1萬7366名乳癌患者,10%至15%屬於三陰性乳癌,治療棘手,抗癌藥物有限,國衛院、清華大學聯合研發標靶新藥KIF2C小分子抑制劑(BPRMC007S9),有望在5年內順利上市。研究證實,這款新藥與現行8種以上化療藥物併用,具有高度協同作用,可提升藥效達5至200倍,併用BPRMC007S9,更可在14天內抑制抗藥性腫瘤生長達60%。未來適用範圍將進一步拓展至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與子宮頸癌等女性癌症,期望提升婦癌病患的治療成效與存活率。 -
長庚醫院與花東4校簽約! 落實公益培育偏鄉技職人才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290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今(1)日由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代表,在國教署戴淑芬副署長的見證下,與花東地區的4所高中、職校簽約,落實公益擴大支援偏鄉技職教育,贊助校園技職人才無經費顧慮的參加大型競賽,爭取桂冠或取得證照,使未來的技職生涯能走得更順利,有更好的發展。 -
東生華獲雙料肯定 從治療到助人實踐健康產業永續轉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410東生華製藥於2025 AREA(Asia Responsible Enterprise Awards)中,榮獲「社會公益發展獎」與「綠色領導獎」雙重肯定,成為亞太區少數能同時以環境與社會行動獲獎的上櫃生技公司。該獎項由亞洲企業商會主辦,為ESG領域最具指標性的國際評選之一。 -
陶聲洋防癌基金會為癌友打氣! 暖心送萬份健康關懷包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1945陶聲洋防癌基金會響應「健康台灣」政策,用行動力挺所有抗癌鬥士,推出「1萬份愛.1萬個勇氣」公益行動,預計捐出1萬份健康關懷包及《防癌新生活手冊》,這份來自社會的關懷,不只是物資的援助,更是一份「你不孤單」的溫柔提醒,關懷包內含抗癌過程中實用的營養補給與生活物品。 -
「再生醫療推動委員會」成立 開啟台灣再生醫療新篇章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7934因應《再生醫療雙法》(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將於2026年施行,立法院厚生會今(25)日宣布成立「再生醫療推動委員會」。委員會由立法委員劉建國擔任召集人,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擔任主任委員,目標是將再生醫療從法規建置推向實質發展,降低民眾未滿足的醫療需求,並讓患者獲得即時且可負擔的治療。 -
新技術揪出大腦Tau蛋白 早期篩檢及早發現阿茲海默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091國內核准的兩款失智症針劑新藥已於全台各大醫院陸續開打,有助於延緩認知功能退化,國內生技業者發表「Tau蛋白顯影劑」,可精確診斷大腦異常蛋白質的累積程度,未來在台上市後,配合「輕量型腦部專用PET掃描儀」,可讓更多疑似患者更早確診、接受治療。 -
76億預算強化醫藥韌性 推動「韌性國家醫藥整備計畫」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328地緣政治風險日益升高,加上極端氣候、新興疾病等非傳統安全威脅,衛福部積極推動「韌性國家醫藥整備計畫」為期4年,訓練醫療專業人員,改善設備設施,並且強化藥品供應韌性。臨床醫師建議,醫事人員應學習重大災難訓練,以便災難、戰時之醫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