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玩具
-
孩子哭鬧就滿足恐阻礙語言學習 專家提出親子互動解方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126家有小小孩的父母,最害怕的應該是:孩子只要沒得到喜歡的玩具,就大哭大鬧。傳統上有家長會認為,孩子不常是講話,只是俗稱的「大隻雞慢啼」;實際上,家長有可能無意間剝奪孩子學講話的機會。 -
孩子永久牙門牙萌出見戽斗端倪 及早矯正比拖延「省」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8186宋慧玲指出,不少人認為等孩子過了12歲,恆齒全部長出來後再矯正都還來得及。其實,不論是機能性或骨骼性戽斗,都應把握7至11歲的矯正黃金期,才能及時挽救孩子的戽斗。因此,當孩子7歲長出門牙恆齒時,若仍有戽斗情形,就必須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此時是第1階段的矯正黃金期,矯正重點在於預防性矯正,調整前牙的反咬情形,使上下顎骨骼平衡發展。 -
時間一到貓皇準時要貓奴開飯! 貓行為獸醫師解釋原因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2938每天時間一到,貓奴還沒開飯,貓皇就喵喵叫,要奴才開飯了!或是遊戲時間接近的時候,自動叼起玩具要你陪牠玩。為什麼我的貓皇,吃飯、遊戲、使喚我這個貓奴,都這麼準時呢?有研究發現,貓皇的時間感可能比你還精確!你與他玩「數30秒」遊戲,可能還會輸給牠。 -
家有6歲以下孩童爸媽請注意 春節期間誤食中毒比例高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398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急診兒科主任謝如浩指出,根據統計,超過半數的誤食中毒事件發生在6歲以下的孩童。尤其口腔期階段的小寶寶會藉由刺激嘴巴、口腔和舌頭來得到本能的滿足。另外,統計發現最常發生意外中毒的地方並不是在外面,而是在家中。 -
孩童誤食每3天有1件 17歲男孩以為喝「咖啡」竟命危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20根據長庚兒少保護中心公布的最新研究顯示,近5年光是孩童誤食毒物(不含異物)的急診案件,每3天就有1件,尤其最常發生在家中和5歲以下的孩童。長庚兒少保護中心特別拍攝公益動畫影片,提醒家長重視孩童在家中的安全。 -
飼主關心的貓狗大小事 用品怎麼挑?生食還是飼料好?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181從網友的討論熱詞中,可發現「領養」、「走失」等與「收養協尋」有關的熱詞頻繁出現,也常見網友於討論區請益領養流浪貓狗的文章,如有欲領養貓的網友提到「收養前需要確認家中環境,還要簽切結書」等。加上近年大多呼籲「以領養代替購買」,因此從「認養」、「收容所」等詞彙中,也可發現流浪貓狗的收容方式也受到討論。 -
3招正確飲用瓶裝水! 關於瓶裝水毒物科醫師有話要說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023塑化劑(可塑劑)是1種增加材料柔軟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劑,然而並非所有塑膠製品都含有塑化劑,例如,一般瓶裝水包裝材質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也就是俗稱的寶特瓶,就不含塑化劑。 -
寶寶拍照頭歪歪? 把握黃金治療期矯正先天肌肉性斜頸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6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吳欣頤表示,嬰兒斜頸排除腦部損傷導致的斜頸外,大多數先天性斜頸是良性的胸鎖乳突肌肉緊張造成,成因包括生產過程中,寶寶頸部軟組織遭壓迫,肌肉靜脈回流受阻,導致肌肉的變化或纖維化,造成患側緊縮,或者胎兒在母親肚子中的姿勢、雙胞胎長期子宮內擁擠環境,都可能造成原發性的肌肉緊張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