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物理治療
-
賈靜雯《瀑布》詮釋思覺失調症患者 獲金馬女主角肯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10什麼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中醫師張賜興指出,思覺失調症屬於綜合型且精神症狀多樣性的疾病。 -
苦等不到健保藥 母親寫信籲請總統「救救漸凍症孩子」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405一名母親半夜寫信給總統蔡英文「救救我的孩子!」因她的孩子受到漸凍症所苦,生命點滴在流失。 -
外骨骼機器人設備協助復健 為中風患者帶來行走新希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44經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林先生脊椎骨折合併脫臼且有脊神經受損,隨即安排手術治療。術中神經探查發現,支配腳踝的神經已斷裂,蘇盈豪便向林太太與媳婦解釋,控制腳踝的腰椎神經已斷裂,且錯過治療黃金期,未來腳踝部分的肌力恐無法恢復。 -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999李炎諭醫師指出,副木是1種醫療器材,屬於低溫熱塑型材質,放在60℃至70℃的熱水中加工成型,可依病人需求量身訂製成不同的形狀,並且直接在受傷肢體上塑形,優點為重量輕、穿脫方便,擁有良好的支撐和保護效果。 -
跑廁所次數越來越頻繁 究竟是膀胱過動還是膀胱無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4754歲的呂女士是公務員,習慣憋尿把事情做完再去上廁所,近年來發現上廁所頻率比其他年輕女同事多,但排尿完又覺得尿不乾淨,解尿過程的尿流又弱又慢,最近1個月幾次站起來時,竟不受控滴出尿在內褲上,要用護墊才能安心,至泌尿科檢查發現原來是膀胱無力惹的禍。 -
脫離呼吸器在病床上也要運動 平時保養兩件道具很重要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15打從一出生人就開始呼吸到離開那天,每天吸氣吐氣其實相當不簡單,因為它必須動用到身體許多肌肉協助胸腔的擴張與縮小。對長期藉由呼吸器維生的病患來說,很有可能因為缺乏反覆訓練,就「忘記」怎麼呼吸了。事實上,即便在使用呼吸器當下,訓練呼吸會用到的肌肉,都要透過身體不斷訓練,才能漸漸恢復自主呼吸能力。 -
關節痛絕對不能默默忍耐 破解類風濕性關節炎10大迷思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83類風濕因子RF(Rheumatoid Factor)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的參考檢查之一,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而且有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RF會呈現陰性。 -
久沒運動太逞強恐運動傷害 增生療法早日恢復跑跳自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39原本一直持續有運動習慣的人,短期內沒運動,身體原本能承受的耐力會減弱。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舉例,有1名55歲女性患者,過去羽球打了10多年,微解封後立刻到羽球館大展身手,與對手過招1個多小時,隔日右手竟無法舉高,腫痛到難以入眠,就醫檢查才知道突然運動過量釀成嚴重的肩膀滑囊炎,注射類固醇後才得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