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牙周病科
-
預防拔牙後的齒槽萎縮 齒槽脊保存術穩固日後植牙基礎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472有1名50歲的中年婦人長期受牙周病困擾,近幾個月來因牙槽受破壞嚴重,部分牙齒出現大幅度搖動,牙醫師建議拔除,但患者因憂心拔牙後齒槽脊會嚴重塌陷導致植牙困難,無法恢復正常咀嚼功能因此抗拒拔牙。後經牙醫師擬訂完善的重建治療計劃,拔除病人的2顆牙齒,隨即進行齒槽脊保存手術,後才順利地在右側上顎缺牙區完成了2顆植牙的重建治療,患者也恢復正常的咀嚼和咬合功能。 -
26歲女牙齦易流血竟是牙齦萎縮 這族群逾8成有此困擾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723許多人有刷牙力道越大、牙齒就會越乾淨的錯誤認知,但刷牙用力過度、牙刷刷毛過硬等不當的刷牙方式,都可能導致牙齦退縮。不僅如此,牙根外凸、牙周炎、矯正治療及牙周治療後的副作用,或者天生牙齒結構問題,如邊緣軟組織較薄、高位繫帶、牙齒錯位等,也都可能出現牙齦萎縮情況。台灣研究指出,在30 歲以下的人中,有31%的人可以觀察到牙齦退縮的現象,然而年齡大於30歲以上的人,則有大於80%的人有牙齦萎縮。 -
牙齒鬆動植牙重建未治療1口腔問題 竟導致植體周圍炎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6181名57歲黃女士4年前因多顆牙齒鬆動、刷牙易出血、吃東西沒有力量而求診牙醫診所,牙醫師診斷為嚴重牙周病後並協助轉診到大醫院進行治療。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曹瑞彬坦言,台灣成年人可能有高達8成以上罹患牙周病,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常被民眾忽略,提醒大家應每半年進行牙齒檢查與洗牙,以利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 -
牙周病使用雷射治療就不會痛? 選對雷射種類很重要!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123新竹台大分院牙科部牙周病科林意萍醫師表示,雷射的種類非常多,依種類差異,對牙周組織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可以切開組織、止血、降低細菌量以及生物刺激等作用,雷射被認為很適合用在發炎或感染的情況下。不過許多文獻顯示,雷射牙周病治療並不一定能夠有效的降低病人治療後的不適感,因為這牽涉到使用的雷射種類和方式的不同。 -
牙周病治療好真的就沒事? 少做這件事恐增加復發機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57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臺灣牙周病盛行率高達90%。牙周病是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所引起,若口腔衛生欠佳,牙菌斑長期累積在牙齦周邊,而細菌便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齒周圍的組織發炎並導致破壞。牙周病為慢性疾病,臨床症狀並不明顯,除非急性發炎時引起牙齦腫痛或經由牙醫師定期檢查,才會被診斷出來。牙周病通常伴隨牙周囊袋加深與齒槽骨的破壞,常見的症狀包括:牙齦紅腫或發膿、牙齦易出血、牙齦按壓疼痛或悶痛感、牙齦萎縮、牙根敏感、口臭、牙齒縫隙或動搖度變大、牙齒位移或變長、咀嚼酸軟無力等。 -
國人牙周病盛行率達9成 醫推牙周支持性治療降低復發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176為了維護全民牙周健康,健保推行牙周統合照護計畫來提供民眾全口牙周治療,內容包含第一階非手術治療,包括:X光檢查、牙周探測、口腔照護衛教與正確潔牙指導、牙齦下刮除和根面整平術,並在追蹤4到8周的牙周復原情況後,視需求及專科醫師評估後接受進一步的牙周手術治療,以求達到更深部有效的清創、減少牙周囊袋深度並予以牙周組織再生的機會。 -
拔除牙齒大有學問 保存齒槽脊提升假牙自然度與功能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741根據研究顯示,健康牙齒拔除後因缺少牙周韌帶的支撐,6個月後會有水平骨吸收約29%至63%,垂直骨吸收約11%至22%。若牙齒或植牙本身的齒槽骨已嚴重遭到破壞,例如牙周病、植體周圍炎或是困難拔牙需要磨除大量骨頭等,皆可能使齒槽脊吸收後與原有齒槽脊的外型落差劇烈。將會影響後續假牙製作的美觀性與功能性。 -
罹患牙周病除了就醫治療外 平常多吃益生菌有用嗎?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919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周病科林意萍醫師表示,由於大部分的益生菌都是在腸道培養出來的,口腔內存在的量並不多,停留時間也不長,所以益生菌雖然目前已廣泛地應用於腸胃道相關疾病,但在牙周病的防治上尚未明確。儘管某些文獻也曾探討過部分益生菌似乎能減少牙周病的發生,並對治療有所助益,但如前所述,由於大部分的益生菌停留在口腔的時間很短,所以在臨床實際運用上,不同益生菌種的作用效果,以及要以何種形式讓人體吸收,還需要更多的實驗和研究來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