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烹煮
-
為「好兄弟」備普渡祭品 食藥署提醒3大母湯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81每逢農曆7月的中元普渡,是民間流傳已久的習俗,民眾會為「好兄弟」準備許多三牲素果、零食、餅乾等祭品,但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罐頭、鮮食等普渡食品,到底該如何挑選呢?又該如何正確保存及食用呢? -
吃隔夜菜會得肝病? 譚敦慈:可能性不大!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3224主婦們為家人準備飯菜時,總是擔心有人吃不飽,常常會多做準備,以致吃不完的飯菜就得放到冰箱,等下一餐再加熱來吃。有時遇上年節或連續假期,隔夜菜重複加熱的場景不斷上演。對此,長庚醫院毒物實驗室兼任護理師譚敦慈表示,民眾應該要改變採買與烹煮的觀念,少量購買、少量烹調,盡量不要出現隔夜菜的情況,避免腸胃道增 -
每天吃一顆蛋 可遠離心臟病發風險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919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或追求健康的人士,因害怕體內膽固醇增加,通常都會節制吃蛋。但「美國2015至2020年最新飲食指南」報導,已經取消了每日攝取膽固醇的上限,並說明體內的膽固醇約有8成是身體自行製造出來的,只有2成來自食物。現在中國和英國的研究也表示,每天1顆蛋,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機率,研究 -
害怕湯圓熱量高 自製創意口味元宵健康滿分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255元宵節將至,許多人趕著採買或自製元宵,新北聯醫副院長王祖琪指出,元宵屬於糯米食物,黏度高、消化慢,食用時要細嚼慢嚥,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另應需注意家中幼童及長輩吞嚥時,避免發生意外。 -
寒冬小心補過頭 營養師教戰進補原則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142冷氣團進擊,氣溫驟降,進補是寒冬中熱門的話題,不過因為現代人大多營養充足,一般傳統、坊間食補的蛋白質及油脂含量偏高,吃補的同時可能會攝取過量而增加身體負擔。 -
營養師設計銀髮食譜 長輩呷健康圍爐迎新年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219春節將至,每年全家圍爐吃年夜飯,火鍋往往是一道必備料理,同時也象徵著闔家團圓。臺灣人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對於年長者而言,圍爐除了是傳統外,讓長者吃得健康、安心,更是節慶中不可或缺的重點。 -
吃澱粉會變胖? 隔夜飯讓你輕鬆享瘦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0275減肥的方法百百種,有些人會選用「拒吃澱粉」的方式來達到理想體重,但殊不知「澱粉」可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之一,不吃澱粉不僅會缺乏體力和飽足感,長期下來也會使身體代謝異常,變得越來越難瘦。事實上,只要吃「對」澱粉,不僅不用擔心發福,還有助於瘦身! -
天冷吃鍋陷阱多 不節制血糖恐超標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89據統計,冬天最受歡迎的食物就是火鍋,國人平均一年至少吃15次火鍋,全台一年共吃掉3億鍋,儘管美味誘人,但食材烹煮後,清湯變成濃湯,以致於高鈉、高油脂、高普林,引發水腫、高血壓以及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