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烹煮
-
年節吃喝掌握4要訣 遠離大腸癌風險「腸」命百歲
癌症新知 / 腸癌4099國民健康署建議,尾牙、春酒聚餐時,民眾最好多挑選當季新鮮、顏色豐富且富含纖維的蔬菜,少吃紅肉(豬、羊、牛)及加工肉品(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等被證實會提高大腸癌發生率的食材,改以魚肉、瘦鷄肉代替紅肉,烹煮時盡量少油、少鹽、少糖,才能減少肥胖及罹患大腸癌風險。 -
女性肺癌竟有9成沒抽菸 家庭主婦要命習慣快戒掉!
癌症新知 / 肺癌8000「我從來都不抽菸,家人也沒有得過相關的疾病,為什麼我會得到肺癌?」張媽媽一臉驚慌地詢問醫師。在了解張媽媽的生活型態後發現,不抽菸也沒有家族史的確會降低罹患肺癌的機率,但有幾個生活習慣無形地將她推向高危險族群中。例如日常料理時,並不是每次煮菜都會開啟排油煙機,以及習慣等到油熱到冒煙再將食菜放入鍋中,炒菜所產生的油煙也是1種煙害,吸入身體後可能會導致肺部病變。 -
關於無油氣炸鍋 你該知道這些事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113以傳統方法油炸薯條、炸雞腿,1次可能需要很多杯油,才能炸出酥脆的口感及香味;若是利用氣炸鍋烹調的炸物,卻只需要1茶匙不到,而富含脂肪的食材,甚至不需用到1滴油,就能製作出脂肪與熱量遠低於油炸,但口感與風味非常雷同的炸物。 -
樂齡族牙口不好 國健署推營養食譜讓長輩遠離肌少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892依照高齡者的牙口功能,高齡營養飲食質地分為8大項:(1)容易咬軟質食、(2)牙齦碎軟質食、(3)舌頭壓碎軟食、(4)不需咬細泥食、(5)均質化糊狀食、(6)中濃稠流動食、(7)低濃稠流動食、(8)微濃稠流動食。
-
美國蘿蔓萵苣爆大規模汙染 吃生菜慎防大腸桿菌下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59美國經常有生菜受大腸桿菌汙染事件,大腸桿菌當中又以O157型最危險,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陳敏恭表示,雖然感染O157型不會發燒,但容易產生毒素傷害腎臟,感染患者最嚴重可能導致腎臟衰竭或死亡。 -
減少接觸化學物質 研究顯示在家做菜更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30根據1項新的研究證實,家常飯菜還可以減少體內使人生病的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化學物質的含量,研究刊登在《環境健康展望雜誌》(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Journal)。 -
孩子可以吃含酒類食物嗎? 5歲以後較適合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178說到市面上的含酒類食物實在太多,像是中式料理的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西式的萊姆酒冰淇淋、紅酒燉牛肉,或是麵包店常出現的酒釀桂圓麵包等,不勝枚舉,但是這些含酒類食物到底能不能讓孩子吃呢? -
天熱食品保鮮不易 食物中毒比例增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016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代科長王明理指出,食品中毒定義為2人或2人以上攝取相同食品出現相似症狀,病因大宗為病毒、細菌、天然毒,而組織胺(Histamine)就屬於天然毒的1種。王明理表示,組織胺是在腐敗魚肉(如鮪魚、鯖魚、鰹魚、秋刀魚、沙丁魚等)中常見的1種化合物,對熱安定,故不易以加熱方式加以破壞,一旦產生就不易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