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減脂
-
講座報名/老人肌少症問題多 劉伯恩教長輩體重管理
醫藥衛生 / 名家開講4296劉伯恩醫師指出,銀髮族追求健康的體態,首要目標應是提高自身的肌肉量,因為肌肉流失容易導致跌倒、起身困難、膝蓋受傷、免疫系統降低等情形,也會造成生活上的種種困擾。那麼銀髮族在生活飲食上面,該如何增加和維持肌肉量?做甚麼運動能有效改提升肌力?都是很重要的課題。 -
甩掉贅肉更講求線條美感 體態雕塑成抽脂新趨勢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397皇妍時尚整形外科醫師蘇皇銓指出,臨床上常看到許多女性因生活及飲食習慣不良,內衣穿著錯誤等,隨著年齡增長、肌膚鬆弛或產後深受蝴蝶袖、掰掰袖,甚至鬆垮的腹部所困擾。手臂抽脂療程不僅針對單一肥胖部位處理,還會合併評估患者背部是否有副乳問題,雕塑身形兼顧腋下及背部的曲線優美;腹部抽脂也會以俐落的肌肉線條搭配S曲線,更添女性魅力。 -
中醫減重輔以局部雕塑 空氣微雕重拾窈窕身材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5293中醫針對減肥通常會採用針灸和埋線減重法,中醫師楊永榮指出,針灸減肥的機理主要是調整人體的代謝功能和內分泌功能,尤其20至50歲的中青年肥胖者效果較好,藉由針刺後抑制胃腸蠕動及胃酸分泌,有助減輕飢餓感。穴位埋線療法則是以針灸減肥為基礎進而發展,以線代針,根據患者個體差異、不同症狀及肥胖原因,進行辯證選穴,將可被人體吸收的羊腸線利用特殊針具埋入穴道,透過穴道調整內分泌、神經系統及新陳代謝,來達到減肥目的。 -
迎接酷夏緊急求「瘦」 不只減脂更要雕塑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225人的皮下脂肪可分成淺層和深層,淺層脂肪細胞較易藉由運動和飲食控制來消除,反觀為了儲存身體所需熱量的深層脂肪細胞則是容易形成卻不易消除,如腰腹、臀、大腿小腿、蝴蝶袖等處。整形外科醫師蘇皇銓表示,二代威塑抽脂是利用超音波共振原理將大的脂肪團塊乳糜化溶於水中,再藉由引流探針將脂肪抽吸出來,可有效降低對周邊組織與神經血管的傷害,相較於傳統抽脂藉由撕裂拉扯來破壞脂肪後再移除,來得溫和許多,傷口及瘀青與出血量較少,不僅安全性提高,手術時間與恢復期亦比傳統抽脂手術短。 -
生酮飲食極端減重 國健署提醒潛藏健康風險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8減肥幾乎已成為全民運動,不少人選擇少碳水化合物、多脂肪的「生酮飲食」,短短1年就可以減重10幾公斤,營養師提醒,這是一種極端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幾乎不吃碳水化合物,身體只能燃燒脂肪,轉換成能量,雖然減重效果顯著,但背後潛藏致命風險。 -
運動前後怎麼吃? 營養師教你挑對點心零負擔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126許多人為了減重而運動,因此,運動前後幾乎不太吃東西。但運動多時,卻不見體重機上的指針有變動。營養師張佩蓉提醒,運動前後如果能夠正確攝取單純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就能達到減重、增肌的效果,只要巧妙運用,例如:在7-11方便隨手可購買,無添加糖的地瓜薯片也能成為運動前的點心補充。 -
常健身肌肉卻無線條 運動營養師揪出3大盲點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49運動瘦身儼然成為全民運動,但很多人都有類似困擾,明明積極健身,線條卻不明顯,沒有肌肉,運動營養師楊承樺指出,想擁有結實外表,「肌耐力」與「肌肉/脂肪比」為2大關鍵指標,必須透過重訓,並搭配高纖飲食,否則只是增加心肺功能,無助於塑身。 -
網友愛炫腹 熱門健身話題統計出爐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12049近年台灣健康意識抬頭,國人越來越重視體態、塑身等議題,健身需求也逐步提高。在這股風氣之下,健身市場自2007年的低迷慢慢復甦。《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觀測前5大健身專板:PTT的Muscle Beach、FITNESS板、Dcard、伊莉、mobile01的健身板,針對台灣健身話題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