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清明節
-
全球近半數人口封城中 詹長權:台灣應提前做好這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4詹長權提出防疫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事,那就是「避免群聚」、「保持安全距離」、「勤洗手」、「戴口罩」等,他說,這些事一點都不犧牲,是保護別人和自己,是非常驕傲的事。 -
【新冠肺炎累計363例】無症狀與連假人潮恐提高新冠肺炎群聚風險? 陳時中籲民眾落實個人衛生與社交距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19清明節連假多個觀光景點充滿人潮,雖然放疫中心立即傳遞細胞簡訊提醒大眾,保持社交距離,但許多醫生與專家都相當憂心,希望民眾不要讓自己變成病患,也擔心清明後可能有一波「社區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不希望台灣發生大規模群聚,希望出遊民眾可以自主健康管理。 -
【影】清明時節吃潤餅! 優格水果潤餅熱量低不發胖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147節日通常都在清明前一兩日,後來才衍生出如今清明吃潤餅的習俗。大家都吃過傳統潤餅,但您可能沒試過甜的潤餅,就讓聯安健康廚房林聖智廚師,教大家做這道「優格水果潤餅煎」! -
社交距離公眾聚會指引原則 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969陳時中表示,即將宣告公眾聚會指引,大原則就是維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人與人間隔距離,所有聚會場所包含餐廳等處,所有人都不應該近距離接近,必須保持安全距離。但如果在難以保持間距場合,例如捷運與高鐵等交通工具,就必須戴上口罩,座位密集的辦公場所,如果座位難挪動,最好也戴口罩。 -
防疫政策髮夾彎 陸配子女不具本國籍不得入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01陳時中強調,防疫有三項原則,一是如果任何人在台灣發病,絕對不會有任何差別待遇,一定都會全力醫治;二是只要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不論任何人也是無差別管理,三是雖然醫治無差別,但在邊境管制上,必須有差別管制,絕對國人優先。 -
中指疼痛動彈不得 手指過度使用成板機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450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厲家珍解釋,板機指好發於中指和拇指,患者開始出現的症狀是手掌之掌指關節處有疼痛感,覺得握東西有困難,手指彎曲時不易伸直產生彈響聲,情形類似扣板機,故得其名;嚴重時手指可能會固定於彎曲位置,必須靠另1隻手來幫忙患側手指伸展,若拖延病情甚至會導致關節攣縮。 -
冬至團聚吃湯圓 國健署教你健康享瘦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2日常飲食中飽和脂肪攝取過量將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而糖攝取過量不僅會造成肥胖、代謝異常與齲齒,也會刺激胰島素快速分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且糖具有成癮可能性,影響健康甚鉅。市售湯圓依廠牌不同,飽和脂肪及糖含量各不相同,購買時建議查看營養標示,食用時淺嚐即止,勿毫無節制地大量食用。 -
清明祭祖燒紙錢 戴隱形眼鏡別太靠近金爐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99曾有患者硬拔隱形眼鏡,以致鏡片破裂,卡在眼內,引起角膜炎,雙眼通紅、淚流不止,險些失明。「乾熱比溼熱更危險」陳瑩山強調,燒紙錢、吃燒烤時,熱氣會導致眼睛變乾,吸收水分,隱形眼鏡很難拔不下來。至於吃火鍋時,環境濕熱,時間一久,隱形眼鏡也會變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