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淋巴瘤
-
最新男性10大癌症口腔癌排第3位 中醫抗癌助緩解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66杏菖中醫診所院長莊振杉指出,中醫觀點認為,癌症的發生與不當的飲食習慣、遺傳、年紀等因素密切相關,長期不良的生活作息,熬夜晚睡,以及不良的飲食習慣,容易導致體內病理變化,造成體內的陰陽五行失衡、氣血循環不順、濕熱積滯等。 -
這癌全身17處器官都可能發生 賈伯斯因發生在胰臟病逝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12415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發生在全身17處以上器官,且隨著發病位置不同而有變化多端的症狀,早期診斷困難造成拖延,統計顯示病友自發病到確診平均經過6年,且5成病友確診時已是發生腫瘤轉移,治療更複雜。 -
每4分19秒有1人罹癌 10大癌症肺癌擠下大腸癌首居冠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9077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出爐,肺癌首度位居10大癌症排行之首,110年新增1萬6880名癌友,擠下連續15年排名第1的大腸癌,成為危害國人健康最嚴人重的癌症,大腸癌退居第2,新增1萬6238人。至於被喻為癌王的胰臟癌,則第1次擠進第10名,新增3190人。 -
淋巴瘤是什麼?醫提7大常見QA 正確認識淋巴瘤與治療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4017淋巴瘤是種非常複雜的癌症,依照國際指引,可將淋巴瘤根據不同的病理型態分成近百種的各式淋巴瘤診斷,而各種不同的淋巴瘤有各自對應的治療策略。因此,患者若被診斷出淋巴瘤,應該尋求血液科淋巴瘤醫療團隊的專業建議並根據個體情況來共同討論與制定治療策略,在家屬身心的支持下,一同面對淋巴瘤,唯有透過病人、家屬、醫護三方的密切合作,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成功治療淋巴瘤的機會。 -
盜汗恐罹癌前兆!半夜睡到汗流浹背 小心3癌症找上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174值得注意的是,夜間盜汗被視為白血病、淋巴瘤、骨癌、肝癌等癌症的早期徵兆,與更年期會出現的夜間盜汗不同,癌症引發的夜間盜汗持續的時間更長且嚴重。在癌症患者中,夜間盜汗可能伴隨其他症狀,像是疲勞、體重減輕等,因此,經常發生夜間盜汗的人,應注意有無伴隨其他症狀,並及早就醫檢查為佳。 -
痛風發作疼到難走路! 尿酸生成過多、代謝減少都不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28台灣飲食文化相當多元,麻辣火鍋、夜市小吃、精緻甜點等美食應有盡有,許多民眾也因此患有代謝性疾病,像是有「皇帝病」之稱的痛風,也變得更為普遍,食藥署表示,痛風發作時會導致病患劇烈疼痛或行走不易,因此對病人來說,日常控制普林的攝取相當重要。 -
《學貓叫》網紅驚傳罹癌 關於甲狀腺癌你該知道5件事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399以一首《學貓叫》朗朗上口的歌詞「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紅遍華人世界的「大陸第1網紅」馮提莫,憑著甜美外型、少女嗓音,在抖音上擁有2456萬粉絲,去年12月合約到期,暫停直播活動,消失了半年多,卻傳出罹患甲狀腺癌晚期,她24日在微博證實罹癌,貼出臥床及術後疤痕等照片,令粉絲相當意外。 -
神經母細胞瘤好發於幼童 GD2抗體免疫療法盼納入健保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043在兒童癌症中,神經母細胞瘤占了7.8%,但在兒童癌症死亡占比卻高達15%。現在有GD2抗體(dinutuximab)可供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總存活率相當優秀,卻需要近千萬的高額治療費。因此醫師、院士與病友團體希望能納入健保,減輕病友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