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消化道疾病
-
胃切半40年後解黑便竟罹癌 殘胃癌發生率高出常人6倍
癌症新知 / 胃癌4330一般外科主任葉俊杰指出,所謂殘胃癌是胃癌的1種,是指胃或十二指腸良性疾病,而切除部分的胃達5年以上,由剩餘的胃發生的原發性癌症,據統計殘胃癌佔胃癌的1%~5%,好發於男性,平均發病年齡約65歲。 -
喉嚨卡卡出現異物感不是小問題 病因不同結局天差地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926喉嚨異物感、喉嚨卡卡是耳鼻喉科門診常見的就診症狀,其他科別也常因此症狀轉介至耳鼻喉科門診。有許多疾病會造成此症狀,咽喉發炎、扁桃腺結石、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誤食異物、胃食道逆流、胃酸咽喉逆流症、消化道疾病、頭頸部腫瘤、頭頸部肌肉骨骼疾病、自體免疫疾病、身心科方面疾病(壓力、焦慮、憂鬱)等皆會造成喉嚨異物感,其中過敏性鼻炎及胃酸咽喉逆流症為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 -
飲酒對人體致癌的影響 以這5種癌症關係最密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66依據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18年發表的大型研究發現,基於喝酒對人體的致癌影響,並不存在無害飲酒的限量,只有把飲酒量降到0,才能避免酒精對身體的各種危害。近年研究發現適量飲酒具保護作用的證據力越來越薄弱,過去認為少量飲酒對心臟有益的觀念已不再適用了。 -
在家用餐懶得公筷母匙 成幽門桿菌感染溫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33腹痛是張家成員的共同困擾,40多歲張媽媽經常上腹劇痛,念國中的兒子也常鬧胃痛,至醫院檢查發現都罹患胃炎及胃潰瘍,而致病原因都是感染幽門桿菌。醫師指出,許多人在外用餐習慣公筷母匙,但回到家就懶得遵守,忽略自家人也會相互傳染幽門桿菌。 -
內視鏡再進化 初期腸胃道疾病檢查兼治療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54一位63歲侯姓婦人接受糞便潛血篩檢,檢查報告呈陽性反應,她因此忐忑不安,進一步做大腸內視鏡檢查,檢查結果在直腸發現一個4.5公分不規則的側面生長型腫瘤,經醫師評估,採用內視鏡治療術,不必開腸剖肚,順利將腫瘤完整地剝切,除去了心頭大患。 -
兒童過敏-中西醫合併治療 注意混和用藥安全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0長庚團隊運用健保資料庫中兒童的中醫藥資料,進行研究發現,國內約5人中便有1位孩童曾使用過中醫藥,但尚不包含使用民間草藥的使用者,因此預估6、7成小朋友曾接觸過中醫。另外,研究同時發現,中醫使用率會隨年齡增加,小學孩童使用中醫的人數約為嬰幼兒的5倍。 -
母乳宅急便 愛心ㄋㄟ ㄋㄟ即時送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69北市聯醫陽明院區小兒科醫師胡逸然表示,直接餵食母乳的過程,可以滿足嬰兒對溫飽、安全及愛撫的需求,讓嬰兒情緒較為安定,如此除了可增進母子關係外,孩子在以後的成長也會比較獨立,容易適應社會。同時,哺乳媽媽產後子宮及身材恢復較快,日後得卵巢癌及乳癌的機會也較少。 -
慢性咳嗽咽喉發炎 小心胃食道逆流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