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指出,幽門桿菌傳染途徑為口經口或糞經口傳染,只要食用被汙染的食物或飲水就可能被感染。(圖/書田診所提供)
腹痛是張家成員的共同困擾,40多歲張媽媽經常上腹劇痛,念國中的兒子也常鬧胃痛,至醫院檢查發現都罹患胃炎及胃潰瘍,而致病原因都是感染幽門桿菌。醫師指出,許多人在外用餐習慣公筷母匙,但回到家就懶得遵守,忽略自家人也會相互傳染幽門桿菌。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說明,幽門桿菌存在於環境的土壤及水中,除了胃黏膜外、口水、糞便、牙菌斑都可以發現菌種的蹤跡,因此,盛行率極高,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體內都帶有幽門桿菌。
在台灣地區,10歲以下的孩童感染率約為2成;20歲以下的青少年感染率約為4成;年齡超過30歲者感染率則高達5成;到了40歲以上,感染率超過7成5。至於幽門桿菌感染率為何偏高?邱展賢指出,幽門桿菌傳染途徑為口經口或糞經口傳染,只要食用被汙染的食物或飲水就可能被感染。一般來說,低社經地區、衛生條件較差、有家族史的帶菌率較高。
「同住家人染菌機率高」,夫妻一方有染菌另一半感染機率超過5成以上;雙親中如有1人染菌,小孩感染率約2成5;一旦雙親皆染此菌,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小孩感染風險超過5成。幽門桿菌感染情況普遍,看似沒有大礙,但它卻是引發急性、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多種上消化道疾病的共同致病因。由於感染之後8成沒有症狀,以致於民眾忽略了它對健康的危害。
目前檢測幽門桿菌的方法包括抽血、呼氣試驗、糞便潛血、胃鏡切片,建議長期口臭、胃痛、打嗝、噁酸等症狀者,以及罹患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淋巴瘤等患者,以及有胃癌家族史等民眾,應定期接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