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消化性潰瘍
-
全台染幽門螺旋桿菌人口達1千多萬 是胃腺癌高危險群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93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疾病,約5至10%人口在其一生中都曾碰到,最常見於十二指腸和胃,長庚紀念醫院藉由院內臨床數據發現,十二指腸潰瘍不管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盛行率都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但胃潰瘍合併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則無此現象,進一步研究發現關鍵在幽門桿菌基因行別。 -
武俠導演張鵬翼因胃癌病逝 胃癌8成是胃幽門桿菌患者
癌症新知 / 胃癌3542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胃癌好發於50歲以上年齡族群,男性居多,且年長者罹患萎縮性胃炎機率較高,而萎縮性胃炎被認為與胃癌有關聯。因胃酸分泌量較少,當胃部黏膜發炎受損並且持續反覆進行,長久下來,胃腺體會逐漸消失或者被小腸型的上皮細胞所取代,導致萎縮性胃炎及小腸化生發生,後續也有很大的機率會進而發展成胃腺癌。 -
新手媽媽產前産後持續貧血 健檢震驚可能與癌有關!
癌症新知 / 胃癌3285在醫師的建議下安排無痛舒眠胃鏡檢查,檢查過程中赫然發現胃部有1處明顯的潰瘍性腫瘤,經切片病理檢驗後確診罹患低惡性度的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MALToma),且有幽門桿菌感染。 -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要小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51胃腸肝膽科醫師許文峰表示,排便頻率從1天3次到3天1次都是正常的範圍,依照個人的情形而定,有人吃得很少或是腸道蠕動較慢,可能3天才排便1 次,有人排便較順暢,1天可以大便2~3 次,如果大便的形狀、顏色都正常,就代表腸道很健康。 -
食慾變差一吃就飽竟是胃癌末期! 醫師:胃癌可以預防
癌症新知 / 胃癌5104多年來,我國胃癌發生率和死亡率皆居高不下,平均每年胃癌新增人數都維持在近4,000人左右,108年國人十大死因資料,胃癌共奪走2,379人生命,平均每天有6.5人死於胃癌。 -
16歲男高中生學測指考壓力大 12指腸潰瘍反覆腹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70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生活作息不正常,三餐不能準時吃,是症狀發生的主因。很多人會有「餓過頭」經驗,食物早已不在胃部,但是胃酸腐蝕加上胃絞動,就可能在胃壁與12指腸造成潰瘍。邱展賢強調,胃部與12指腸潰瘍很不容易痊癒,如果再加上幽門桿菌影響,病況更是雪上加霜。 -
胸口灼熱、喉嚨卡卡 胃食道逆流惹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038臺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吳明賢表示,從臨床上來看,胃食道逆流也的確已經超越過去與胃酸相關的消化性潰瘍,成為現今腸胃科門診中很常見的疾病。 -
肚子痛分很多種 專業醫師從4個問題找出病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70肚子痛是怎麼樣開始的,是慢慢、悶悶的痛,還是來勢洶洶一下子就很劇烈的痛?是痛了好幾天呢?還是好幾個小時?像是消化性潰瘍病患有可能已經痛了好幾個月,盲腸炎則可能已經痛了1、2天,來勢洶洶的劇痛則可能是膽結石或是膽管結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