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消化內科
-
北市8月7日提供免費四癌篩檢 把關市民健康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5台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林夢蕙表示,這項免費活動將於8月7日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內湖門診部、中興院區、婦幼院區、陽明院區及仁愛院區等處舉行,符合資格的市民持健保卡前往接受檢查,可獲得台北卡加值金100元至150元及精美禮品。 -
微創多極電燒搭全麻 治癒肝癌轉移患者
癌症新知 / 肝癌2631雙和醫院消化內科吳立偉醫師說明,吳先生患有慢性B肝,2012年發現肝癌,在他院接受手術切除後,不久即發現腫瘤復發,且3.5公分大的腫瘤侵犯到左肝靜脈,癌細胞並已擴散到肺部,後來轉至雙和醫院求診,接受建議,採取後續治療。
-
口腔食道雙癌併發 存活率僅剩1成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196一名62歲男性口腔癌患者菸酒檳榔不離身長達30年,5年前發現喉嚨有異物感且摸到頸部有腫塊,就醫檢查頭頸部發現下咽癌第四期,所幸當時聽從醫師建議加做食道胃鏡檢查,提前發現早期食道癌,及時治療,治癒後5年雙癌都沒有再復發。 -
從小奶奶餵 21歲中國青年胃癌末期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442侯曉華說,中國大陸人口感染幽門桿菌的比例為40%到60%,兒童感染率高,感染幽門桿菌的兒童,不僅發育受到影響,連帶未來罹患謂癌的機率也比常人高上4到6倍。但並非只要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演變為胃癌。演變成胃癌與患者自身的遺傳背景、易感體質等有一定的關係。,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眾多,但胃癌發病率僅為萬分之3.5。 -
肝癌合併療法 80歲肝癌患者勇敢抗癌
癌症新知 / 肝癌2202為宣導民眾重視肝癌防治,萬芳醫學中心舉辦「肝癌治療新知-合併療法 戰勝肝癌座談會」。消化內科醫師吳明順表示,肝癌治療方法相當多,仍以手術切除與局部根除治療為主,但對於中晚期肝癌病人,可考慮合併療法,以有效控制病情。 -
長期腹瀉腹痛血便 小心潰瘍性結腸炎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06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文傑說明,林老太太過去有高血壓及痔瘡病史,40歲時曾罹患大腸炎,接受2年治療。由於年長合併有腹痛、體重減輕、大便習慣改變以及血便等類似大腸癌症狀,安排了貧血及營養相關的血液檢查以及大腸鏡檢查。 -
苦尋排便偏方 便秘新藥使通便有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65國內一項針對全台30至59歲女性「便祕就醫調查」發現,高達7成女性自覺有便祕困擾,但卻有8成的人會採用偏方自行解便,每人平均嘗試3.5種方法,試過5種以上方法的人更超過2成。 -
冬天愛吃火鍋 小心熱燙食物刺激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057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永發表示,一般民眾認為冬天是進補的好時機,也特別愛吃辛辣、油膩的鍋物,如四川火鍋、麻辣燙等,誤認這些是暖胃、健胃食品。事實上,辛辣、熱燙等刺激性食物是胃腸病突發的重要成因,加上餐桌上冷熱食物混雜,頻頻喝酒、飲料,更容易使人出現腹痛、腹瀉、腹脹等胃腸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