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法醫研究所
-
短效麻醉劑存致命風險! 臨床施打「牛奶針」不可不慎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674牛奶針的主成分是「丙泊酚」,使用大豆與花生作為賦形劑,呈現乳白色,因此得名。透過靜脈注射後,丙泊酚能讓人快速進入昏睡狀態,並抑制呼吸和心跳,血壓隨之下降,主要用於臨床麻醉和鎮靜。然而,由於丙泊酚代謝迅速,患者通常能夠快速從麻醉中恢復,醒來時感覺較為清醒,不會有昏沉感,也較少出現宿醉、頭暈或噁心等不適。 -
寶林茶室廚師手部驗出米酵酸菌! 台大法醫所所長說明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15台北市信義A13寶林茶室重大食安事件出現重大突破,北市府上午宣布,越南籍廚師手部樣本檢驗出米酵菌酸陽性反應,負責這次檢驗的台大法醫研究所所長翁德怡表示,廚師的手部只是間接媒介,主要問題在於食材,綜合研判,下毒可能性應該很低,但目前尚不知哪個食材惹禍。 -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恐是米麵食保存不當? 專家教你預防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104寶林茶室食安風暴持續延燒,截至今(29)日,至少造成18人身體不適,其中2人死亡,分別病逝於台北馬偕、新光醫院,另有5人住在加護病房。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昨晚邀集專家學者及照顧個案的醫師開會討論,初步認為是內生性毒素所致,但不排除人為下毒,檢調已介入調查,而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昨日也公布首例死亡個案的解剖相驗結果,發現體內確定含有米酵菌酸,至於為何會於死者體內驗出米酵菌酸,仍有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
法務部與台大合作推解剖計畫 電腦斷層助法醫查明死因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830大家常看刑偵劇應當經常看到法醫解剖屍體。實際上有些較難以透過解剖發現的死因或受傷原因,可搭配電腦斷層查明。法務部部長蔡清祥為落實司改國是會議決議與達成科技化法務政策目標,由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共同達成協議,委請台灣大學辦理法醫電腦斷層掃描(PMCT)協助相驗解剖計畫。 -
法醫學與病理學結合 中國附醫成立法醫病理科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8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病理部新增法醫病理科,將病理學與法醫學鑑識科學專業結合,對促進法醫學教育、培育相關人才、提升司法鑑定品質與保障人權將大有助益。 -
台中女嬰因心肌炎猝死 無關流感疫苗施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6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衛生署在獲報後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除請台中市政府提供家屬心理支持等相關服務外,並由地檢署與法醫研究所迅速進行病理解剖,疾病管制局檢驗室也就相關檢體,進行微生物檢驗,希望瞭解女嬰病理變化與可能死因。 -
南投毒亡案初步結果 疑為肉毒桿菌素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