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泌尿腫瘤科
-
新竹臺大分院做到了!大腸驚現腫瘤 術前化療縮小腫瘤
癌症新知 / 腸癌3128C小姐近來常感到右下腹疼痛難耐,到診所就醫數次也不見改善,後來更出現疲倦、食慾不振、消瘦和糞便型態改變等症狀。C小姐到公司合作的醫院進行詳細檢查,沒想到醫師卻在右側大腸發現1個14公分的腫瘤!腫瘤雖然沒有轉移,卻已經侵犯到後腹壁的肌肉,難以直接開刀切除。 -
膀胱癌末患者福音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納入健保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577膀胱癌在臺灣男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9,症狀以肉眼可見的無痛性血尿為主,分布的年齡層以40歲以上中老年為主,男女比例約為55比45,早期的膀胱癌(非肌肉侵犯型)治療方式,以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加上術後膀胱化學灌藥為主;局部晚期膀胱癌(肌肉侵犯型)以全身性化學治療加上放射線治療,或是根除性膀胱全切除手術為主;轉移性膀胱癌(淋巴轉移、臟器轉移或是骨頭轉移)則以全身性化學治療為主。 -
長庚破解膀胱癌惡化之謎 標靶藥物有望治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179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腫瘤科教授馮思中指出,膀胱癌是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國內發生率遂年增加,每年約兩千多名新增個案,男性發生率較高,為男性癌症發生率第9位。 -
海福刀無創標靶治療 嘉惠偏鄉病患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185目前為成大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的泌尿科兼泌尿腫瘤科主任陳階曉醫師,去年獲選為政府STB計畫(Stanford-Taiwan Biomedical Fellowship Program)學員,赴美國史丹佛大學研修最新醫療器材,帶回目前治療攝護腺癌最新的海福刀,一次手術就能達到癌症控制、排尿功能與性功能保留的效果,而且手術風險及副作用低,相當適合在偏鄉地區推廣。
-
全基因定序新發現 馬兜鈴酸致癌第一名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5林口長庚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馮思中表示,全基因定序研究發現,馬兜鈴酸引起的泌尿道上皮癌基因突變率為150單位,遠高於抽煙引起的肺癌的8單位,紫外線引起的皮膚黑色瘤的111單位。換句話說,馬兜鈴酸造成的基因突變能力強度,可說是現今已知最強的致癌物質。
-
攝護腺癌治療新契機!磁性奈米標靶治療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