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汗
-
孩子吸熱快、排汗慢!體溫飆升高於成人 小心室內中暑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418從生理構造來看,兒童面對高溫時處於明顯劣勢。小兒專科盧英仁醫師說明小朋友的身體表面積相對體重來說比成年人大得多,這代表在相同環境下的吸收熱能效率更高。惟孩童汗腺尚未發育完全,無法像大人一樣透過大量流汗來調節體溫,體內熱能累積速度因此加快。 -
別光跑不練!想靠跑步減重 先搞懂身體的燃燒脂肪機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612現代人重視運動,但每天在跑步機上揮汗半小時,持續幾個月,體重卻依然不動如山?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研究,超過6成的跑步減重者會在3個月內遇到停滯期,甚至有1/4的人體重不減反增。令人挫折的現象背後,其實隱藏著我們對「跑步減重」的誤解。慢跑確實是很好的心肺訓練,但若想單靠它來甩掉體重,恐怕得先搞懂身體燃燒脂肪的真正機制。 -
血癌是骨髓造血異常 醫點名血癌高風險族群應定期追蹤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801台南新樓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林家義醫師解釋「血癌」是骨髓製造出大量異常白血球,壓縮正常血球生存空間的惡性疾病。當紅血球數量不足,患者會持續感到疲倦、臉色蒼白、稍微活動就喘不過氣。林醫師指出,像程建人需要持續輸血主要是補充紅血球不足,無法治本且長期依賴輸血可能產生鐵質蓄積等併發症,而患者往往也在反覆治療中逐漸消耗體力。 -
硬皮症影響超出想像! 情況嚴重恐造成器官硬化、衰竭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5648你可能聽過硬皮症,但可能對硬皮症並不了解。硬皮症(Systemic Sclerosis, SS)也稱全身性硬化症,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自體免疫疾病,致病原因不明,許多人因其名稱而誤以為只影響皮膚,但事實上,硬皮症的影響範圍遠超乎想像。其主要特徵是結締組織過度增生而沈積在皮膚、血管之中,造成皮膚緊繃、硬化及血管內壁細胞異常增生,引發血管阻塞性疾病;也可能發生於身體其他器官,如:肌肉、關節、心、肺、消化道等內臟器官。因此症變化最常出現在皮膚,造成皮膚硬化,故稱「硬皮症」。 -
入秋眩暈易發作!眩暈是現代文明病 醫歸納成因與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241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解釋,耳朵構造由外耳、中耳和內耳組成,其中內耳有負責聽覺的蝸牛體和掌管平衡的三半規管,當前庭系統的三半規管發生病變、不平衡,就會引發眩暈耳鳴。內耳蝸牛體和三半規管是管狀構造,裡面分為內淋巴和外淋巴2大系統,中間有隔膜,若因車禍外傷導致薄膜破裂,內外淋巴液體混在一起,導致不平衡,就會引發眩暈。 -
女性心肌梗塞症狀不典型 別把心血管警訊當更年期不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27知名表演藝術家陳奇日前因急性心肌梗塞在上海辭世,享壽 95 歲。這位在《情深深雨濛濛》、《上海一家人》等作品中以慈祥奶奶形象廣受喜愛的演員,她的離世再次提醒我們:女性心血管健康不容忽視。和男性相比,女性心肌梗塞的表現往往不典型。臨床上常見患者以「胃部不 適、胸口灼熱」就醫,看似腸胃問題,其實可能是心臟缺血;其他警訊還包括噁心、異常疲倦、頭暈或出汗,有時甚至在休息或睡眠時發生。 -
日常小病小痛突然找碴? 中醫師推「中醫急救包」備用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757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小病小痛,例如感冒、腸胃不適、扭挫外傷等。這時候,如果家中備有一些常用的中藥材,就能在第一時間派上用場,為我們的健康提供即時的幫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家裡該準備哪些中藥,打造一個實用的「中醫急救包」吧! -
皮膚病是體內老廢物質代謝出狀況 中醫治療掌握4要點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213在接受中醫治療時,通常會建議停用類固醇與生物製劑,因為中藥的治療方向是「把皮膚深層與毛孔堆積的垃圾排出來」,而類固醇與生物製劑則是「把垃圾壓回去」,兩者作用方向相反。若同時併用,就像前進一步又退後一步,等於停留在原地,不僅延長病程,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