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水產品
-
食品用洗潔劑新規上路 限縮使用於生鮮即食品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304過去曾查獲食品業者使用消毒產品清洗熟麵條、尚需加熱烹調之生鮮食材或豆干等半成品事件,為避免濫用洗潔劑之情形發生,並提供食品業者明確的使用規定,食藥署已於今年6月12日,發布修正「食品用洗潔劑衛生標準」。其中第五條規定之相關說明中提到,可直接使用食品用洗潔劑進行清洗消毒之對象,限縮為僅得使用於生鮮即食品(如:生食用蔬果、生食用水產品等)。
-
夏天就愛吃生蠔? 恐將諾羅病毒吃下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153食藥署說明,諾羅病毒是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之一,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染,只需1到10個病毒顆粒即可致病,常造成患者嘔吐、腹痛、水樣腹瀉、部分患者更可能有發燒等症狀。 -
新型諾羅病毒肆虐 腹瀉急門診人次創今年新高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20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上周通報21起腹瀉群聚案件,其中15件發生在校園,令人擔憂。此外,近四周(第4至7周)急診腹瀉就診病例百分比為5.7、7.3、6.3、6.5,急診腹瀉就診病例又往上竄升。 -
海外旅遊血拚須節制 食藥品超量恐受罰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207食藥署提醒,國人出國購買保健食品或藥品等回國使用,必須符合財政部訂定「入境旅客攜帶自用農畜水產品、菸酒、大陸地區物品、自用藥物、環境用藥限量表」之規定範圍及限額,且以自用及家用者為限,便可免稅且免辦輸入許可證。 -
大型魚含重金屬? 食藥署:均衡攝取勿恐慌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387重金屬進入人體的途徑包括食物、吸入灰塵、皮膚接觸及飲水等;而漁產品中重金屬的來源,主要是因為生長於受汙染的水體,透過食用受汙染的水藻及浮游生物等方式,使重金屬累積於魚類體內,並藉由大魚吃小魚的生物濃縮模式,導致越大型的魚類,體內累積的重金屬濃度會越高。 -
食材放冰箱不會壞? 七分滿管理防細菌滋生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010食藥署食品組表示,避免食物中毒,最好養成安全衛生的食物保存習慣。無論是食材購買後還是食物未食用完畢時,都不宜在室溫下放太久,應盡速放入冰箱中冷凍或冷藏,避免細菌孳生、食物腐敗。 -
年節慎選高檔食材 美味佳餚安心上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90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表示,過年期間許多民眾會準備鮑魚、干貝、海參等高價食材,產品選擇眾多,其中市面鮑魚包括乾鮑、罐頭鮑與新鮮鮑,首選外觀厚實、無異味,顏色太白的是漂白過的產品,不建議購買。 -
年節選購干貝醬要注意 「膨罐」恐藏肉毒桿菌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163逢年過節經常使用的食材干貝,又稱瑤柱、扇貝柱,味甘性微溫,近年來被廣泛用來加工製成干貝醬,佐餐或當成伴手禮饋贈親友兩適宜,成為廣受國人喜愛的水產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