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氣候變化
-
皮膚癢死了!網議常見5大搔癢原因 壓力大也會皮膚癢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804現代人生活壓力較大,常常造成身體出現一些警訊,皮膚癢就是其中1項。就有準備考試的網友分享自己在備考期間,因為每天處於高壓的環境外加作息不正常,造成皮膚有很癢的疹子以及泛紅,一直到考完試後才透過「持續1年的作息調整」調回正常機能。 -
遠離乾癬復發!春天積極調理助修復 醫揭飲食生活禁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203時值入春,氣候變化多端,乾癬病症仍不易完全消退,聖元中醫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此時應積極調理,可望加速修復,到了夏天陽光充足時,乾癬症狀有機會明顯減輕。而誘發乾癬成因很多,通常是由先天基因遺傳或個人體質,再加上後天環境、氣候和壓力等因素交互影響所致。 -
氣候變遷影響肺病 北醫團隊:溫差降5度PM2.5濃度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31最近早晚溫差極大,清晨不到20度,中午卻可能破30度,北醫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如果24小時內溫差超過5度以上,肺阻塞患者容易發病或病情惡化,該研究已發表於國際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 -
春天肝氣最旺!正值調養最佳時機 中醫提供食療3撇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65從中醫來看,春季是人體肝氣最暢旺之時,可謂是調養肝臟的好時機,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吳炫璋建議,民眾可自行製作「補氣養生湯」,選用黃耆、太子參、山藥、茯苓等藥材,藉此補氣健脾,增加代謝還可去除體內濕邪。 -
中研院跨域研究登國際期刊! 揭全球17個暖化嚴重山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21由於全球山區缺乏長期運作的氣象觀測站,使得山區氣候變化的量化成為一大挑戰。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沈聖峰研究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創新結合熱力學原理與氣候資料庫,不僅首創山區氣候速度的推估模式,更首度發現全球17個區域的山脈等溫線正以每年超過11.67公尺的速度上升,對高海拔生態避難所的獨特物種構成了巨大威脅,此研究成果已於本(2024)年3月27日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自然》(Nature)。 -
大掃除引起過敏、腰痠背痛受不了! 中醫師提改善妙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85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徐敬閔表示,過敏發作時最常發生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咳嗽……等症狀,以中醫觀點來說是涉及了「肺」、「脾」、「腎」三臟的虛損以及功能的失調,治療包括中藥內服、針灸、穴位按摩和敷貼……等方法。 -
新冠解封後第1個秋冬感冒「失聲」多 中醫護嗓調體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45一旦出現「失聲」問題時,中醫通常會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來處理黏膜或聲帶的發炎,例如:金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桔梗、生甘草等,再加上滋潤養陰、通調肺氣的方式,例如︰百合、半夏、玄參、生地黃、麥門冬這些藥材的使用,更能有效地提升免疫力,排出代謝廢物、降低黏膜敏感度,進而達到止咳開嗓,緩解病痛的效果。 -
胃食道逆流年輕化! 長期胸悶、胃酸逆流恐增罹癌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33胃食道逆流已成為文明病,據統計,我國盛行率逐年增高,從30年前的2至5%,增加到近年12至16%。邱展賢指出,常見症狀包括喉頭有異物感、胸悶、吞嚥困難、火燒心、嘔酸、慢性咳嗽等。如果胃酸逆流至口腔,則可能出現口腔異味、牙齒敏感、牙齒酸蝕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