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每日飲食指南
-
發芽食物能不能吃? 營養師整理1張圖讓你秒懂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0091營養師表示,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大量的「茄鹼」,這是1種天然毒素,因特性耐高溫,即使切除牙體或經過高溫烹調後,仍會有毒素存在,食用後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嚴重可能導致意識不清,因此發芽後不能食用。 -
加強免疫該怎麼吃? 3大重點落實防疫飲食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369攝取進入體內的營養就是增加抵抗力,是使身體機能達最佳狀態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基本的原則就是均衡營養,除平時多在飲食著手外,更要注意或加強某些營養素,才能夠具備完整免疫力。 -
日常5招抗塵螨 讓寶寶跟過敏說掰掰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373台灣孩童常見的過敏原有9成是來自塵蟎,因此定期打掃、徹底清潔寢具更是重要。不過塵蟎到底有多可怕呢?事實上牠是1隻肉眼看不到,身體直徑約0.03公分,寬約0.02公分,有著8隻腳的節肢動物,牠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而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多雨,溫溼度正巧都符合塵蟎生長環境。 -
生酮飲食極端減重 國健署提醒潛藏健康風險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減肥幾乎已成為全民運動,不少人選擇少碳水化合物、多脂肪的「生酮飲食」,短短1年就可以減重10幾公斤,營養師提醒,這是一種極端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幾乎不吃碳水化合物,身體只能燃燒脂肪,轉換成能量,雖然減重效果顯著,但背後潛藏致命風險。 -
國人飲食不均衡 心血管疾病患者缺這個營養素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335其實除了幼兒之外,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也一樣需要奶製品。研究顯示,多多攝取奶類,有助於預防血管硬化、降低血壓。不過,三軍總醫院最新調查發現,有8成1的急性冠心症住院病人奶類明顯攝取不足。 -
逾半國人有脂肪肝 肝癌三部曲恐步步逼近
癌症新知 / 肝癌9977日前,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一項研究,指出即使沒有慢性B型肝炎、慢性C型肝炎、肝硬化,也不喝酒,但若有脂肪肝、糖尿病、三酸甘油脂過高的問題,仍有罹患肝癌風險。 -
國健署「我的餐盤」均衡飲食6口訣 教你吃出健康來!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8201小朋友學吃飯時常會使用餐盤,現在為了飲食均衡,大人也得開始學用餐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我的餐盤」,上面標記每日應攝取的6大類食物類別及份量比例,民眾只要跟著圖示聰明吃,就能吃出健康。 -
最新飲食指南出爐 3大修正重點報你知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9353最新飲食指南出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培養民眾建立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國健署發現,國人普遍蔬菜、水果吃太少,蛋白質、澱粉常過量,飲食型態可說普遍未達均衡飲食標準,希望民眾均衡飲食才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