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正子造影檢查
-
容易健忘還伴隨這些症狀 當心「年輕型失智症」恐上身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4853歲呂先生是一名搬運工人,近來他發現過去熟練的搬運工作似乎「愈來愈難」,總是不小心勾到電線或擦撞牆面;58歲何女士則是經常有思緒不流暢的困擾,話到一半會停頓,甚至說話內容常常和心中所想不符。這些「不對勁」的感覺讓他們困擾已久,經過羅東博愛醫院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檢查才發現竟罹患了「年輕型失智症」。 -
突破晚期攝護腺癌治療瓶頸! PSMA抗原檢測診療合一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1054474歲的服飾業退休老闆蔡先生,早年健檢發現PSA偏高,誤信只是尋常的發炎,拖了4年,再次因「蛋蛋緊緊的」就醫,檢查已是轉移性攝護腺癌,癌細胞轉移全身,陸續接受手術與荷爾蒙藥物等治療,但治療一段時間後,病症惡化,屬於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幸好後來透過更精準的PSMA正子造影檢查,發現適合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第一次治療後便明顯緩解疼痛、精神恢復,不僅重拾日常,更在高爾夫團體賽中奪冠。他以自身經歷呼籲:攝護腺檢查不可忽視,及早發現才能守住健康人生。 -
失智症不是只有阿茲海默 透過影像檢查可以早期確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90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暨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胡朝榮表示,失智症可分為3大類,分別是腦神經退化造成的退化性失智症、腦血管疾病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續發性失智症,其中以退化性失智症居多,阿茲海默失智症就占了約6至7成。由於失智症早期症狀與老化類似,例如記憶變差、說話會中斷或忘記詞彙、比較難回想事情等,因此容易被忽略,甚至就醫後也未能正確診斷失智類型。 -
畸胎瘤生於頸部多為惡性 醫呼籲及早治療以免奪命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4532蔡青劭醫師表示,畸胎瘤源自胚胎時期的生殖細胞,因於母胎時期就形成腫瘤,故能從中找到不規則狀的毛髮、骨骼或肌肉細胞。然而,約95%至98%的畸胎瘤為良性,存在卵巢或睪丸中,僅少數2%至5%的畸胎瘤生於頸部,且多為惡性。 -
重視健檢偶發瘤警訊 早期發現持續追蹤保健康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005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健檢偶發瘤」是指在健康檢查中偶然發現的腫瘤,通常無明顯不適症狀,良性比例高,少數為惡性腫瘤,需後續追蹤處理,目前已有許多指引可參考。門診時常見患者帶著一本厚厚的體檢報告,許多器官都出現偶發瘤,患者因此奔波於各科門診掛號,不過在有限的診療時間內,卻無法達到充份有效的溝通。 -
口腔內黑色腫塊 竟是皮膚惡性腫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1057成大醫院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黃則達說明,口腔黑色素瘤是一種罕見的口腔惡性腫瘤,約只占口腔惡性腫瘤中0.5%,好發於男性,男女比率約為2:1,發生年紀多為41至70歲,30歲以下發生較少。 -
病人動態顯示系統 核醫檢查不空等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66大林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王昱豐表示,「病人動態顯示系統」是由核子醫學科提供的造影檢查服務項目,核子醫學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為病人檢查及治療,但檢查程序繁雜,加上病人及家屬常不耐久候,所以醫院研發出這套系統,方便病人及家屬即時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