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橫結腸
-
孩子剛吃飽怎麼睡? 正確觀念避免胃酸逆流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0080各位爸媽要先知道孩子與成人的腸胃系統是不一樣的,最大的不同點包括:胃及腸道的容量、長度、結構均不相同。再來就是消化酵素,孩子與成人間的成熟度也是不同的。不過今天要回答的問題,適用於大人及孩子,因為消化生理機制是相同的。 -
腹痛位置固定且持續 恐為大腸癌警訊不可不慎
癌症新知 / 腸癌6249大腸癌在癌前病變或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是經由篩檢才得以發現,因此當出現症狀就醫時,通常已是第2期或更嚴重,常見的症狀有:不明原因腹痛超過1個月以上且疼痛位置固定、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大便無法解乾淨的感覺、血便、貧血、體重減輕……等。 -
婦人血便確診大腸癌 新術式可免除人造肛門
癌症新知 / 腸癌3662隨著飲食西化及生活習慣改變,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始終高居不下,連續1、20年蟬聯台灣10大死因排行榜前1、2名,呂宗儒醫師提到,7至8成大腸癌患者為自發性病症,找不到相關家族史。如以年齡進行分析,50歲以上的患者,大都與抽菸、生活習慣不良、長期飲食失衡、嗜吃刺激性食物有關;如在50歲之前發病,則大都是因為基因遺傳。 -
不吃青菜少喝水 4歲女童竟出現血便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344新竹馬偕醫院小兒胃腸科主任連啟宏說明,臨床兒童大腸疾患發生率遠較成人低,例如,幼年型息肉發生率約3%,多是單顆、偶發的良性病灶,切除後就可改善血便。 -
男子貧血暈眩就醫 竟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
癌症新知 / 腸癌4088陳莊偉醫師說明,大腸癌主要成因與年齡及飲食、生活習慣有關。年齡50歲以上、動物性脂肪攝取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家族有大腸癌病史者,都是高危險群,且近年來已有年輕化趨勢。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但可藉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治癒率很高的癌症。根據統計,早期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 -
平時多費心 大腸直腸癌退散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952廣義的大腸包括結腸和末端的直腸,結腸又可分為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及乙狀結腸。大腸癌有2/3的機率發生在人體左半部的直腸及乙狀結腸,而大腸癌的成因除了基因遺傳之外,絕大多數是生活及環境條件所影響。抽菸喝酒、攝取紅肉及動物性脂肪會增加罹患風險,若要預防可多吃高纖維的蔬菜、水果,並維持適當的運動。 -
提升氣化能力 減少腫瘤息肉發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7人體需要營養,更需要水氣。李深浦中醫師指出,人吃下食物,經過胃部消化後,進入小腸分解吸收大部分的營養成分,最後營養吸收殆盡的槽粕則進入大腸,吸收水份。因此,小腸掌管營養的化學,大腸掌管水氣的化學。
-
上腹痛合併貧血 當心大腸癌警訊
癌症新知 / 腸癌3400臺北慈院肝膽腸胃科蕭宗賢醫師表示,這位老太太到急診檢查時,有嚴重的貧血。一般血紅素正常值女性約在12到16 gm/dl之間,老太太卻只有5.4 gm/dl。經詳細詢問,老太太表示近月來上腹部有發生持續疼痛情況,於是安排胃鏡檢查,發現十二指腸有潰瘍情形,因此給予老太太潰瘍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