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植物性食物
-
含鐵量更勝葡萄、櫻桃! 鐵質之王「紅肉火龍果」2種人不宜吃太多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464振興醫院營養室營養師涂蒂雅說,整體而言,血基質鐵的容易消化吸收,吸收率15~35%;非血基質鐵較不好吸收,吸收率約<10%,且受其他營養素等因素影響。因此,若只想藉由水果補充鐵質,效果並沒有想像中來得理想。 -
後疫情時代提升自我保護力 營養師推薦10大營養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41在全球各國陸續推行解禁措施後,現行最可靠的防護,除了勤洗手與保持社交距離,就是努力讓自己提升免疫力。而在飲食方面,營養師葉怡妙建議民眾,多攝取富含以下10種關鍵營養素的食物,提升免疫力並預防病毒感染。 -
補鐵食物搭配維生素C 幫助提高鐵質吸收率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76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之一,而一般成年女性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5毫克,成年男性為10毫克。如果想要透過食物補鐵,主要來源有2種:(一)血鐵質鐵(Heme Iron):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二)非血鐵質鐵(Non-Heme Iron):大部分存在於植物性食物。 -
含色胺酸、B6食物有助睡眠 關鍵在褪黑激素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992許多人一躺在床上就能輕易入眠,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卻是種奢求,成大醫院營養部王培竹營養師指出,除了壓力與疾病的影響外,飲食也與睡眠品質有關,睡前來杯鮮奶或是平常多吃奇異果、櫻桃、核桃,都能有效幫助入眠。 -
8成國人鈣質攝取不足 這樣吃「鈣健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148孕婦懷孕期間,最在意補鈣的問題,幫助寶寶健全發育;青少年時期,鈣質補充關係到孩童成長、強化骨骼。而到了中年、老年,更需要補鈣預防骨質疏鬆,有些人一不小心跌倒就會骨折,身體缺鈣不可輕忽!人體無法自行製造鈣質,必須從食物中攝取,根據國民營養調查顯示,約有81%至97%以上的國人鈣質攝取不足,而男、女性的 -
千禧之愛出動到校園 打擊代謝症候群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012統一企業副總經理暨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李華揚常務董事指出,建立健康飲食和運動習慣的良好生活形態,能降低肥胖和代謝症候群的罹病風險,不過,千禧之愛基金會從以往經驗發現,針對成人和家長所進行的衛教宣導,成效有限,再加上代謝症候群多從兒童時期就開始累積和形成,因此基金會開始踏進校園、向下扎根,由OPEN小將搭配每太飽行動劇,用趣味引導的方式,訓練孩子幫爸媽量測腰圍,女生不超過80公分、男生不超過90公分,且帶動家長落實「控制腰圍和三高、選擇健康飲食、維持動態生活」的健康原則,拒絕「每太飽」上身。 -
多吃含鐵質蔬菜 可減緩經前症候群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98根據統計,大約有5成以上的女性會受經前症候群的影響,在月經來潮前的一個星期至二個星期,身體和心理上都會出現不舒服的症狀,包括乳房脹痛、好發青春痘、緊張易怒、情緒低落、頭頸背痛、失眠、頭痛等等。 -
愛吃「豆腐」 性生活更美滿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77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的研究生Michael Wasserman,針對烏干達吉貝利國家公園(Kibale National Park)的紅疣猴進行跟蹤研究,展開長達11個月的研究,研究中記錄這些紅疣猴的飲食內容,還有牠們對於追逐和打鬥的猴子做標記,以及這些紅疣猴交配和梳毛習性的頻率。同時也採集紅疣猴的糞便樣本,對它們的激素水平進行評估。研究結果發現,特定的植物可改變荷爾蒙的濃度,進而提升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