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栓塞
-
二姊江蕙封麥真相曝光!9年前為抗癌 因肺栓塞險送命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379封麥9年後的天后「二姐」江蕙,即將於10月5日國慶晚會登上台北大巨蛋的,重返歌壇,但令人意外的是,她發表聲明,坦承罹癌,治療過程出現肺栓塞、大出血等,連嗓音都受到波及。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推論,這可能與腺癌有關,而常見的腺癌類型為大腸癌、肺腺癌或乳腺癌。 -
慢性病患術前要注意! 停用4款藥物以免影響手術安全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33食藥署建議,多數民眾並不清楚藥品的成分,因此在手術前,務必告訴醫師正在服用的所有藥品,包含中藥及保健食品,以確保手術及麻醉的安全。 -
長者因腦出血無法吃抗凝血劑 醫採1治療控制心房顫動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48輔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重佑表示,醫學上預防心房顫動導致腦中風的標準治療,應聽從醫囑規律服用抗凝血劑,但有些病人可能對藥物過敏、腸胃道出血、腦出血等原因, 不適合服用抗凝血劑,或是規律聽從醫囑服用抗凝血劑的情形下,仍產生中風,此時就需要額外的保護裝置來預防中風。 -
眼皮下垂複視畏光!點眼藥水無效 竟是顱內動脈瘤作祟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12080歲曾姓婆婆頭暈目眩雙眼複視、畏光,經眼科診所治療後不僅未改善,甚至呈現「睁隻眼、閉隻眼」狀態,經轉診至彰基醫學中心神經外科門診,發現長達8mm右側顱內後交通動脈瘤,造成動眼神經壓迫,經開顱動脈瘤夾除手術後,右眼皮可以張開,右眼轉動也漸漸恢復正常,畏光與複視重影症狀也獲改善。 -
每天2杯含糖飲30多歲罹糖尿病 改善末梢血循防併發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93「罹患糖尿病雖不會造成立即致命,但帶來的慢性併發症卻不可輕忽。」薛如婷醫師指出,當全身細胞和血管都浸泡在糖水裡,時間愈久,就可能引發大小血管病變,如心肌梗塞、中風、下肢血管栓塞、視網膜病變、慢性腎臟病等,造成許多器官損傷;另外,糖尿病也會讓神經系統受到損傷,血管的舒張和收縮是靠神經調控,當神經出了問題,血管的調控也會受影響,進而造成血液循環不良。 -
預防心血管疾病從飲食下手 6大清血管食物一定要知道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824《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清血管食物」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可以發現最多網友提及的是「堅果」。其中就有網友分享吃堅果有益於保護心血管,並表示「堅果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心血管的健康」,引起網友熱議留言「你懂吃!堅果的好油最豐富了」。 -
半導體業先驅吳國精膽管癌病逝 高危險族群要提高警覺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6774台灣光罩執行長、半導體業先驅吳國精,不幸5月18日死於膽管癌,享壽75歲。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膽管癌好發於60至70歲男性,如果出現右上側腹痛,噁心、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等症狀,或是皮膚癢、黃疸、眼睛泛黃及小便呈茶褐色,務必提早就醫。 -
8旬嬤頭痛長達2週就醫 及時拆除腦動脈瘤避免中風危機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66「動脈瘤」是人體的動脈管壁長時間因為血流衝擊導致壓力不平衡,產生的氣球狀突起,常見發生部位有腦部、胸部、腹部。台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神經影像科主任阮郁修指出,動脈瘤的發生原因包括長期高血壓、抽菸、高血脂、糖尿病、吸毒或自體免疫疾病病人,且女性多於男性,發生率比約為2 比1,若是停經後女性則是高達3比1,且媽媽遺傳給孩子的機率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