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月經周期
-
輸卵管阻塞難受孕 試管生子做人成功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393汪文生醫師表示,不孕症的原因很多,女性通常會因輸卵管阻塞或沾黏、骨盆腔沾黏、子宮腫瘤、子宮先天性畸型或異常、子宮內膜沾黏、子宮內膜異位症、泌乳激素過高症、雄性激素過高症、黃體期缺乏症、婦女年齡過高、體重過重或生活壓力過大等因素,導致無法順利懷孕。 -
晚婚晚孕衝擊少子化 中西醫合併治療事半功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35擁有30年中醫臨床經驗的黃蘭媖,專精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腹腔沾黏、多囊卵巢綜合症、卵巢機能退化等婦科疾病,擅長中醫辯證調整體質,協助許多不孕夫妻順利完成人生功課。黃蘭媖表示,在懷孕上,女性受限於生理結構因素,這是相當現實又殘酷,一旦過了35歲,卵巢機能迅速降低,受孕機率減少許多。即使幸運受孕成功,流產風險也比年輕女性增加許多。 -
女子腹痛竟「紫尿」 才知罹患罕病紫質症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846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部神經肌肉疾病科主任郭弘周說明,紫質症是1種罕見疾病,因為血紅素中的血基質(Haem )在合成過程中的酵素基因異常,造成酵素活性降低,以致身體內的紫質(Porphyria)或其前驅物過量累積導致的疾病。 -
中醫調理結合新科技 精準掌握排卵期好孕不漏接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642現代女性可能因飲食、環境因素造成不孕,且隨著結婚年齡愈來愈晚,等到熬成大齡女子想生育時已接近高齡。臨床上不少求診不孕的女性,年齡多介於30至35歲,鄭愛蓮指出,女性35歲之後卵子開始退化,受孕機率也降低。中醫治療不孕會依照女性月經周期給藥,分為月經期、經期後、近排卵期共3階段,月經期主活血去瘀;經期後須滋腎陰、讓子宮內膜厚度適中;近排卵期則增添排卵藥物,多方調理以利於受精卵著床、成功受孕。 -
職業婦女身兼多職 蠟燭多頭燒憂鬱風險高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779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周煌智說,「工時過長確實影響身心健康」,除了造成疲勞,也較容易引發職業傷害,女性上班族更是如此,除了工作外,還要身兼多種角色,且受體內賀爾蒙的影響,在月經周期、懷孕生產及停經階段,會產生劇烈變化,情緒易受到波動。 -
精卵如何相遇? 陳芊彣醫師解密生命傳承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6203生命是怎麽運作形成的呢?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別邀請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芊彣為民眾講解「解密生命之傳承」,說明孕育下一代的過程與不孕之原因。 -
多囊性卵巢占不孕症3成 中醫調理助孕安胎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72739歲的高小姐體態豐腴、月經周期不規則,確診為多囊性卵巢,因未積極治療,結婚2年始終無法受孕,期間做過兩次試管嬰兒均未成功,因而前往仁愛中醫科就診,想改變體質增加受孕機率,經4個月治療後,月經周期變規律,原本預計第5個月再做試管,但發現月經又延遲,驗孕後發現是早期妊娠,用中藥安胎3個月,現已快樂待產 -
世界睡眠日活動大使方馨 籲民眾正視睡眠健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191陳濘宏醫師指出,40至60歲的女性為失眠好發族群,特別在更年期、月經周期、懷孕時更容易發生。睡眠品質差不僅會使白天精神變差、注意力下降影響工作,還會影響到人的抵抗力與免疫力,使自然殺手細胞(免疫細胞)功能降低,變得容易生病,且國外也有研究指出,睡不好的人罹患癌症機率會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