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景點
-
新冠疫苗牛津大學宣稱9月問世 台灣直追最快明年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4101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程度超過預期,感染人數已經超過300萬人,全球醫藥界無不極力研發疫苗,《紐約時報》報導,英國牛津大學實驗室開發新冠病毒疫苗,通過安全性測試,將進入臨床,下月底前,預計六千多名受試者接種,如果順利,9月底之前就可問世。 -
台灣新冠連續6日0確診 長照機構探訪採預約實名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21台灣持續新冠肺炎零確診,今(1)日農民準備6粒西瓜,象徵連續6天沒確診,隨著疫情降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有條件開放長照機構探視,醫院探視也將朝類似方向執行。同時,中華職棒已與指揮中心討論,共同擬定球迷開放入場計畫,距離民眾可以觀看球賽日子應該不遠。 -
瑞德西韋中國數據不可靠 卡介苗防新冠台灣加入研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410針對瑞德西韋在台灣研究,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如果單看台灣研究案例,整體新冠患者就少,加上新確診病人遞減,接受測試患者約10多個,因此僅用台灣數據比較難判斷整體效能,但從藥廠針對全球實驗發現,治療5天與10天效果差異不大,顯示同份量藥物可以讓更多人使用。 -
防疫醫護補貼 衛福部強調個人單獨發放有上班就會給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56衛福部強調,津貼發給對象為設有負壓隔離病房、普通隔離病房、加護病房或專責病房,第1線執行照護疑似或確診病例的醫事人員,包含醫師、護理人員、專任感染管制人員及醫事放射人員。 -
運動不是汗流浹背才有用 日常活動也有助改善中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93美國伊利諾大學運動和社區衛生學教授Neha Gothe表示,中風是造成老年人殘疾的主要原因,雖然已知運動可以改善中風後的健康狀況,但是幾乎沒有相關研究指出不同強度的運動是如何影響中風患者的身體機能。 -
別讓肌膚狀態拖垮實際年齡 盤點媽媽們3大面子問題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964愛美是女人的天性,隨著現代醫美科技越來越進步,講求效果快速的醫美療程也成了急救膚況的特效藥。母親節將至,提醒所有的媽咪們,也記得要對自己好一點。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美容醫學中心盤點2019年媽媽們詢問度最高的問題前3名依序為:臉部肌膚鬆弛、眼袋問題及臉部班點、凹洞。副院長黃志宏醫師也對此提出建議,找出可對應的醫美技術來幫助解決問題 -
新冠肺炎疑似增加血栓生成 提高腦中風發生機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47日本杏林大學腦中風醫學(脳卒中医学)教授平野照之表示,根據中國大陸醫院調查,因新冠肺炎感染,集中收治的重症患者中,當中16.7%發現曾經是腦中風。進一步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發生血栓的風險提高42%,如果是死亡患者的血栓風險更是高出81%,實際原因目前不清楚,仍需要更多研究。 -
老年人在家防疫利用視訊 多與親友互動可防認知退化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84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多個國家實施封城鎖國,許多民眾只能宅在家,缺乏運動量。1項2020年2月發表於《老年醫學期刊:心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建議,主動嘗試多種活動,可保持大腦敏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