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早發性白內障
-
40歲視力模糊是近視加深? 醫曝:有這些症狀恐白內障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264張沛瑞院長說明,白內障患者初期視線可能會有模糊不清的朦朧感,感受到顏色較不鮮明、昏黃、夜間視線不良、畏光、影像重疊或自覺近視度數不斷增加等,有些人甚至因白內障而改變了屈光度,突然覺得老花有所改善;若符合上述症狀都應提高警覺,至眼科做詳細檢查。因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能完全治療白內障,充其量也只能減緩其惡化速度,最終還是得仰賴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才能真正改善視力。 -
睫狀肌拉「緊」報! 專家示警:眼疾恐接連提早來報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524要想保護眼睛,就必須先降低睫狀肌、水晶體、黃斑部的工作量,王孟祺醫師提醒,可以先從調整用眼習慣開始,即使上班族再忙,都應該每半小時撥空去上個洗手間、倒杯水休息;外食族可挑選少油、少鹽、蔬菜量豐富的輕食便當,透過多種顏色的蔬果補充花青素,幫助清除自由基,減輕對水晶體與視網膜的傷害。 -
司機眼前冒飛蚊開不了車 雷射玻璃體手術成功「捕蚊」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12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視網膜科主任張耀中表示,「後玻璃體剝離」(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PVD)會引起退化性飛蚊症,好發於50歲以上成人、高度近視者、眼睛曾經受過外傷,和曾經接受過白內障手術的民眾。研判張先生是因年紀老化,才會罹患此退化性的飛蚊症。 -
不到30歲竟白內障! 白內障手術不能等如何慎選療程?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257板橋燦明大學眼科院長劉冠麟指出,由於現代人用眼過度,又沒有做好護眼工作,門診中也不乏20、30歲的早發性白內障患者。近期門診中就有1位未滿30歲的患者,雙眼皆有白內障,而且已達中重程度,可見白內障有年輕化的趨勢。 -
國二生全身過敏狂揉眼 導致視網膜剝離險瞎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07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醫學中心副主任林純如表示,節氣進入秋季,正是過敏好發期,張同學左右眼矯正視力原本分別為0.8與1.0,但因長期使用含類固醇藥物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使得類固醇導致早發性白內障,雙眼視力驟降至0.1左右;加上她常因眼睛發癢難耐忍不住用力揉眼睛,且也經常反映上課看不到黑板,在家長陪同下前來看診,經白內障術前散瞳詳細視網膜檢查,赫然發現右眼視網膜竟已經剝離。 -
白內障不可逆 置換人工水晶體醫師提醒注意這些事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375白內障是指原本透明的水晶體因各種原因變得混濁,光線無法透過導致視力不清晰。李孟昇說明,白內障最直接的症狀是視力不斷衰退,通常不會伴隨疼痛,醫學上歸納老化和紫外線傷害為白內障主因。白內障從一開始視力模糊,到逐漸影像重疊、眩光、畏光和光暈,夜間視線不清,或感到色覺偏暗或變黃等,需視病患對於視力不清晰影響生活品質的程度,來考慮是否需進行白內障手術改善。 -
用眼過度早發性白內障比例增 多功能人工水晶體提供新選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897眼睛內的水晶體是1個具有雙凸透鏡形狀的透明體,富含蛋白質且無血管組織供應,當可溶性蛋白質逐漸變為不可溶性蛋白質後,透明的水晶體就會變為混濁,影響視力清晰。眼科醫師陳逸川解釋,健康的水晶體應具備彈性,就像單眼相機的伸縮鏡頭,可以調節遠和近距離的焦距,若逐漸失去彈性,霧化混濁後就看不清。通常40歲之後會出現100度的老花度數,表現在閱讀距離約33公分處會變得有些吃力,直到5、60歲後,白內障的現象才會更明顯。 -
對抗老花眼 水晶體置換不再視茫茫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433現代人無論再怎麼保養,努力維持外在的光鮮,面對老花眼找上門的不便,也只能妥協在老花眼鏡下,接受不得不顯露的老態。有些人以為,只要年輕時有近視就不用擔心老了有老花,事實上近視與老花的成因不同、視物遠近也不同,所以2者不能一概而論。反而我們常見到同時有近視與老花問題的人,為了要同時看清楚遠、中(看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