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早產兒
-
早產兒6個月大 應回門診追蹤檢查發展情況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719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張瑞幸說明,針對早產兒追蹤,門診醫師會做理學及神經動作檢查、生長評估及營養諮詢。心智及動作發展會由兒童心理師以貝萊氏嬰兒發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評估;在2010年至2015年間完成大規模追蹤調查發現,孩子矯正年齡僅6個月大的認知發展結果,無法準確預測2歲時的認知發展狀況。 -
早產兒腦部發育遲緩 中西醫攜手早療現曙光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850現年30歲的越南新住民媽媽平時與先生經營一家麵店,每天靠雙手為生活打拚。懷第3胎時體質虛弱,感冒也未就醫,直到某天出血後緊急送醫,必須提早引產,生下6個月大體重約600多公克的男嬰。孩子出生後在醫院進行各項檢查、觀察確診為小兒腦性麻痺,復健治療長達1年多,在認知、語言、動作能力、學習能力均不及同年齡 -
孕婦適量補充長鏈Omega-3脂肪酸 可降低早產風險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86考科藍(Cochrane)合作組織發表1項新的發現指出,懷孕期間增加攝取Omega-3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LCPUFA)可以降低早產的風險。根據《全球醫藥新知》一篇關於「新的研究發現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早產的風險」的報導中提到,早產是全世界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導致近百萬人死亡,研 -
計畫生育應趁早 高齡產婦誕下早產兒風險高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898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1200多名新生兒為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因許多器官尚未發育成熟而難以照顧。臨床顯示,超過35歲的高齡產婦生下早產兒的風險為一般孕婦的2倍,專家呼籲,想要寶寶健康,應趁早計劃生育。 -
早產女嬰罕見黴菌感染 逆行性輸尿管導管救命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974小縈媽媽在懷孕28周時,因大量早期破水必須提前剖腹產,女兒出生體重僅1152公克,接受早產兒照護的過程中,陸續出現無尿、嘔吐、腹脹等異狀,緊急轉送至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 -
孕期赴日旅遊意外早產 險面臨千萬醫藥費負擔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964許多孕媽媽喜歡到處趴趴走,認為帶著「球」旅遊還比較方便,等到寶寶誕生後,可能就被新生兒綁住哪裡也去不了,婦產科醫師提醒,孕婦週期為20到28週雖適合出國,但仍須注意自身安全,如果出了意外可能得面臨龐大醫藥費用。 -
預防勝於治療 驗血就能預測早產風險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07看到每位準媽媽滿心期待著寶寶出生的樣子,令人感到幸福,但最怕的就是寶寶在還沒發育完全之前,就提早離開媽媽的子宮,也就是無預警的早產。預防醫學進步,現在有一項新的研究表示,只要透過驗血這個簡單的技術,就可以預測孕婦早產的機率,能降低早產兒的死亡率和併發症的風險,研究刊登在《Science》(科學期刊) -
早產兒成長的第一步 從父母參與醫院照護開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44國外研究發現,早產兒出生後,在住院期間,家長如果能夠學習及參與醫院照護,可能增進新生兒的體重及母乳哺育的速度。對此,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台北馬偕新生兒科主治醫師許瓊心說「確實如此」,早產兒回家之前,家長應該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