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新生兒篩檢
-
新生兒篩檢項目擴大 10月1日起增至21項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46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為守護新生兒的健康,我國於74年起推動全國性5項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95年7月增加至11項,自今(108)年10月1日起則提高到21項。 -
全台新生兒聽損比例高 及早治療避免發展遲緩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77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神經主治醫師暨北護聽語副教授翁仕明解釋,幼兒單側聽損最容易被忽略,由於雙耳聽力的補償作用,並不是全然聽不到聲音,需透過篩檢才可以及早發現。家長照顧聽損的孩子往往面臨較大的壓力,因為即便持續追蹤,稍有不留意,聽力就可能惡化;此外,如果不是在出生後就及時發現,可能導致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 -
及時篩檢先天性甲狀腺機能 避免孩子呆小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052王小妹剛出生時是1名健康的女嬰,但出生後約1周媽媽接到新生兒篩檢中心通知,說王小妹的甲狀腺刺激素(TSH) 篩檢數值偏高,需回醫院做抽血檢查,後來確診為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
新生兒篩檢3部曲 掌握寶貝健康大小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687迎接新生命的到來,讓父母的肩膀多了分甜蜜的負擔,掌握寶寶的健康也是初為人父、人母最在乎的大事。出生後的所有檢查,無不希望確認寶寶健康無虞,若能及早發現問題也能及時予以治療。以下提供新生兒篩檢3部曲,讓新手爸媽可以一手掌握寶貝的健康情形: -
龐貝氏症難確診 延誤治療恐引發呼吸衰竭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358就讀國中的小潔,常常喊背痛,不僅動作遲緩,走路也容易喘,連下床都必須依靠家人協助,求診後才得知罹患罕見的遺傳疾病「龐貝氏症」。龐貝氏症主要症狀為漸進性的肌肉無力及下背疼痛、呼吸短促等,由於症狀不一,大部分病童難以早期確診,為此,社團法人台灣龐貝氏症協會製作宣導短片,呼籲家長提高警覺。 -
新生兒基因篩檢 挽救脊髓型肌肉萎縮症寶寶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32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新生兒篩檢中心簡穎秀醫師表示,脊髓型肌肉萎縮症是最常見的致死性新生兒遺傳疾病,最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生或出生不久後即出現肌力下降,呼吸及進食困難等,通常活不過1歲,較輕微的患者則可能成年後才發病。 -
1滴血篩檢基因 遏止黏多醣症遺傳悲劇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953為了減少先天代謝異常遺傳悲劇上演,新生兒篩檢中心衛生保健基金會今年9月起,帶頭推動黏多醣症新生兒公益篩檢,提供800萬經費免費篩檢黏多醣症第2型與第6型,預估將有6萬名新生兒受惠。
-
早期篩檢療育 開啟聽損兒美麗人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932彰化基督教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范君揚表示,新生兒先天性聽損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3至千分之4,如能在3個月大前診斷,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接受聽語療育,日後語言和身心發展仍可接近正常,與一般人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