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整牙
-
隱形矯正非成人專利! 這個齒齡接受矯正兼顧骨骼結構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170祐民牙醫院長楊大為醫師表示,如果孩子早期出現深咬或咬合不正,以往有些牙醫師會使用固定功能矯正裝置擴張牙弓,後來演進到來自澳洲的MRC牙套矯正出現,利用晚上時間配戴MRC牙套,其目的在於訓練口腔肌肉,讓孩子有正確的呼吸和吞嚥,並使得的舌頭回到正確位置,讓臉頰肌肉和舌頭肌肉不會產生推擠和互相影響,牙齒就能在平衡的力量中生長,但MRC裝置並非積極主動引導牙齒,即便8歲配戴2年矯正臉部骨骼肌肉後,牙齒凌亂的問題沒有解決,因此青春期仍需搭配金屬矯正器,才能幫助牙齒排列整齊,此外MRC牙套裝置大,配戴上較不方便。 -
脫口罩出現容貌焦慮症 醫曝1招打造完美笑容提升顏值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148隨著口罩令放寬,不少人開始出現脫口罩容貌焦慮症,而擁有好看的笑容,最能給人帶來好印象,如何搶救微笑曲線,美化牙齒是第一步,祐民牙醫院長楊大為醫師指出,利用全瓷貼片低調微整形,是打造出完美笑容的聰明選擇。 -
牙齒美白夯!超薄瓷牙貼片同時改善齒列 受直播主青睞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8566對於想追求一勞永逸的美白效果、或是若牙齒狀況不適合冷光美白的人,呂睿庭醫師就建議,可以選擇超薄瓷牙貼片。因為通常牙齒美白會受到本身齒質限制,有些人天生牙齒較黃,因此做了多次美白也僅能將牙齒回復到原先的顏色,無法達到較佳的美白效果;加上齒色不均勻,美白後還是會呈現不均勻的情況。 -
孩童換牙期出現暴牙 及時預防性矯正確保臉型正常發育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469孩童的換牙期通常是在6、7歲左右開始,乳牙會陸續鬆動脫落,直到12、13歲為止,所有乳牙才會被恆牙所取代,通常先從前牙區的牙齒開始汰換成恆牙,依序延伸至臼齒區,一旦恆牙長好了,齒列和臉型也大致定型。林逸豪指出,若家長發現孩童有戽斗、暴牙、下巴後縮或齒列凌亂等問題,可先做預防性治療,時間大約在前牙區乳牙換了2到4顆左右開始進行,矯正效率較青少年和成人高,還能導正往後恆牙與骨骼的發展。 -
網紅罔腰美齒改造驚艷! 全瓷冠牙套展露黃金微笑曲線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325位在高雄的牙醫師歐凱捷,負責為罔腰進行此次牙齒改造工程,他表示,最初與罔腰和專業牙技師3方一起討論齒色,再有效率的修磨蛀牙與有缺損的14顆牙齒,取模型、製作臨時假牙,並進行牙齦微整形,調整牙齒與牙齦的比例,設計出微笑黃金比例、牙齦曲線和牙齒寬度。 -
最強IG名模Angelina追求健康美 社群大方展露美齒笑容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319有不少網友看到Angelina以一口白牙亮相,紛紛詢問Angelina是否做了牙齒美白療程?Angelina解釋,原本是因為小時候嚴重過敏,吃了不少含四環黴素的藥物,導致牙齒顏色偏黑,單靠牙齒美白療程也無法改善,因此直接詢問牙醫師吳碧礽關於瓷牙貼片的療程,沒想到吳醫師比她更要求完美,認為必須先進行隱形矯正,把牙齒排列到最完美弧度,再進行貼片療程,才會達到最完美的美齒效果。 -
牙周病治療好真的就沒事? 少做這件事恐增加復發機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57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臺灣牙周病盛行率高達90%。牙周病是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所引起,若口腔衛生欠佳,牙菌斑長期累積在牙齦周邊,而細菌便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齒周圍的組織發炎並導致破壞。牙周病為慢性疾病,臨床症狀並不明顯,除非急性發炎時引起牙齦腫痛或經由牙醫師定期檢查,才會被診斷出來。牙周病通常伴隨牙周囊袋加深與齒槽骨的破壞,常見的症狀包括:牙齦紅腫或發膿、牙齦易出血、牙齦按壓疼痛或悶痛感、牙齦萎縮、牙根敏感、口臭、牙齒縫隙或動搖度變大、牙齒位移或變長、咀嚼酸軟無力等。 -
國人牙周病盛行率達9成 醫推牙周支持性治療降低復發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176為了維護全民牙周健康,健保推行牙周統合照護計畫來提供民眾全口牙周治療,內容包含第一階非手術治療,包括:X光檢查、牙周探測、口腔照護衛教與正確潔牙指導、牙齦下刮除和根面整平術,並在追蹤4到8周的牙周復原情況後,視需求及專科醫師評估後接受進一步的牙周手術治療,以求達到更深部有效的清創、減少牙周囊袋深度並予以牙周組織再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