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改善生活品質
-
53歲男心臟衰竭險喪命 靠心室輔助系統獲重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05心室輔助系統是一個幫浦,幫助收縮無力的左心室將血液輸送到主動脈,用來治療重度且藥物無法控制的心臟衰竭。 -
乳癌術後物理治療 強化自我照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94葉瑞珠指出,癌症治療後所產生的次發性淋巴水腫,通常會在手術傷口以下的身體部位出現腫脹,主要是因為手術或多或少破壞了細小的淋巴管,皮下組織間液不易透過淋巴循環排出,堆積在皮膚與肌肉間而形成腫脹。因淋巴結負責淋巴液的收集與過濾,還有人體的免疫反應,一旦數量減少,人體的防禦力也會降低。 -
邊手術邊聊天 原來白內障手術也能這樣開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83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主任梁中玲表示,「眼球震顫」屬於不自主的眼球擺動,病因可能為先天性中樞神經病變,或是後天疾病、受傷導致,症狀為眼球宛如鐘擺般規律擺動,伴隨弱視或頭位偏斜問題,對生活造成不小困擾。 -
打鼾擾人又傷身 長庚研究:易使頸動脈硬化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76據統計,國人打鼾盛行率偏高,15歲以上的民眾睡覺打鼾比率達52%,男性多於女性,年紀越大、體重越重,打鼾的比率越高。50歲以上的男性有六成會打鼾,女性約四成會打鼾。 -
肺癌醫療支出最高 平均每人年花21萬健保費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506健保署統計國人十大癌症醫療費用,結果發現,肺癌患者醫療支出最高,104年5萬3976名肺癌患者,健保給付113億2605元,平均每名患者花了21萬,其次為肝癌14萬4500元、大腸癌11萬4490元、乳癌9萬6688元。
-
癌症骨轉移非絕症 早期診治增加存活率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201如何診斷有無癌症骨轉移?除觀察病患家族病史、個人醫療紀錄外,骨腫瘤組織切片檢查是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另外,也可抽血檢驗鹼性磷酸酶(ALK-P)值,或骨掃描、X光、電腦斷層、正子造影等影像學檢查。 -
指尖一滴血 測出心肌梗塞風險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39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張文瀚表示,過去20多年的急診臨床經驗,看到太多心肌梗塞的病人,因為錯失黃金治療時間而發生不幸。如何能讓病人提早警覺,及早治療,改善生活品質,一直是醫界試圖突破的盲點。 -
膝蓋疼痛走不了? 別小看髕骨症候群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060收治廖女士的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周博智說明,患者自述膝蓋疼痛時,醫師大多只著重在膝蓋大關節,卻忽略前面小小的髕骨。髕骨俗稱膝蓋骨,當腳部用力,髕骨與大腿骨就會產生摩擦及壓力;蹲下去站起來時,力量更高達體重的8倍,長期磨損會造成髕骨提早退化。且60歲以上婦女,發生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比例較男性高2倍,不得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