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改善生活品質
-
小腦萎縮症患者別放棄治療 中西醫聯手改善生活品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824張賜興提到,林先生儘管罹病,但卻嗜吃油炸食物,導致皮膚狀況變差,全身持續冒出膿皰,更留下嚴重的痘疤,模樣有些驚人。由於眩暈嚴重又容易抽筋,身體僵硬,走路時須有人一旁扶持,行走模樣有如企鵝。林先生經友人介紹,今年8月開始接受中醫治療。持續4個月後,臉部潮紅症狀獲得改善,且終於可以躺在床上睡覺,儘管夜裡還是睡不好,但相較先前處境,林先生已經相當滿足。 -
30分鐘做上萬次凱格爾運動 訓練骨盆底肌力拜了漏尿
兩性關係 / 女人幫5650骨盆底肌可藉由肌肉訓練,增加肌力減少漏尿或頻尿等症狀,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在網站建議,先上廁所排空膀胱,接著讓身體平躺,腳掌踩在地板上雙手放在雙手兩側,吸氣時將骨盆慢慢提起,直到身軀只有肩膀接觸地面,在吐氣慢慢將骨盆放回地面,反覆數次就能慢慢訓練骨盆底肌。 -
思覺失調積極接受治療 樂觀面對可望改善生活品質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12罹患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包含:幻聽、幻覺、妄想、思緒混亂、失眠、冷漠、自我封閉、焦慮與認知障礙等,進而造成自理能力、人際交往與社會功能的喪失。羅東博愛醫院精神科主任陳彥蓉表示,所謂的功能,是指1個人在學業、家庭或職業上的表現。思覺失調症將影響病人生活諸多層面,因此治療目標不能只著眼於精神症狀的改善,更應該著重於讓病人恢復到病前的狀態。 -
膀胱癌末患者福音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納入健保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582膀胱癌在臺灣男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9,症狀以肉眼可見的無痛性血尿為主,分布的年齡層以40歲以上中老年為主,男女比例約為55比45,早期的膀胱癌(非肌肉侵犯型)治療方式,以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加上術後膀胱化學灌藥為主;局部晚期膀胱癌(肌肉侵犯型)以全身性化學治療加上放射線治療,或是根除性膀胱全切除手術為主;轉移性膀胱癌(淋巴轉移、臟器轉移或是骨頭轉移)則以全身性化學治療為主。 -
難忍鼾聲「吵」到分手 打鼾手術助消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0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許哲綸解釋,經鼻咽內視鏡和睡眠呼吸檢查後,發現謝先生已經達到輕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標準,經討論決定使用小傷口且恢復時間快的「溫控式無線射頻打鼾手術」治療,目前術後恢復良好。 -
男同學腦中風吞嚥困難 配合語言治療復健擺脫鼻胃管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704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徐瑋璟表示,蔡同學過年時因出血性腦中風緊急赴醫治療,雖然其語言理解能力正常,卻無法正確表達意思,加上進食會發生嗆咳問題,因此必須倚賴鼻胃管餵食,評估後轉介語言治療師進行復健訓練。 -
中醫抑制發炎物質 減輕化療神經病變副作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456化學治療的過程會伴隨許多副作用,其中周邊神經病變的發生率約30%。輕微症狀會出現末梢麻木,嚴重時則會出現遲鈍無力、疼痛和刺癢感等,令患者相當難受,必須減輕劑量或是中斷治療。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中醫研究團隊利用文獻整理發現,使用中藥可抑制發炎物質,減輕神經症狀,在臨床上也獲得良好療效,成果已刊登在2019 -
肝癌晚期患者福音 新一代標靶藥改善生活品質
癌症新知 / 肝癌578045歲蔡先生罹患肝癌晚期,多年來透過酒精注射、射頻燒灼、栓塞等治療,病情並無起色,卻深受藥物副作用所擾。無獨有偶,55歲陳先生肝癌轉移到肺部,透過栓塞、放療、手術等治療皆不見效。所幸,2名患者在接受新一代肝癌標靶藥物治療後,不僅副作用大幅降低,提高生活品質,治療上也獲得相當不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