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提升免疫
-
吃芭樂要削皮嗎? 營養師揭NG吃法加快維生素C流失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7028芭樂是具有台灣特色之水果,同時口感極佳,營養豐富。但有很多人以為將芭樂籽吞下去會引發便祕。到底吃芭樂籽會不會便秘?營養師高敏敏提出「芭樂迷思破解」文章,分析與芭樂有關的迷思,以及芭樂有哪些營養價值。
-
長期睡眠障礙拖垮健康! 找回身心平靜助眠科技來幫忙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798知名作家、主持人吳淡如透露,步入中年後,奉行人生過得充實、活得精彩之際,也體認到「身體不能沒有健康」的重要性。直到接觸PP舒曼波科技減壓被,讓她找回身心平靜,引導回歸正常的秩序和節奏,每天早上起床時一睜開眼睛就會想微笑,有種睡飽、睡好的滿足感。 -
後疫情時代掀起居家運動風潮 雙11「晶璽」健康不間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983「健康不能等、保健要趁早」,歲末年終適逢週年慶等各大促銷檔期,民眾可趁此良機添購健康器材強身健體,晶璽在各大百貨公司週年慶推出各種活動,民眾可趁雙11活動月前往晶璽健康生活館免費體驗或直接以心動價入手,就能開始實踐輕鬆運動保健康。 -
讓肌肉成為免疫調節器官 醫師提醒「運動增肌」抗百病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948與病毒共存已是全球因應疫情的趨勢,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流感疫情,以及10月13日大開國門的時刻,讓你的肌肉也成為免疫調節器官吧。 -
確診後遺症你有嗎?網友擔憂9大長新冠 提醒眾人注意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737隨著防疫政策逐步鬆綁,台灣將逐步迎接後疫情時代,而確診者感染後3個月內仍有可能發作的「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是當前大眾所關注的健康相關熱門議題,要保持健康身體,首先暸解確診後遺症狀有哪些,才能及早發現趁早治療。《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確診後遺症」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9大確診後遺症。 -
3年來首見本土麻疹病例!北部2旬女染疫 感染源調查中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379疾管署今(3)日公布國內首例麻疹本土病例,為北部20多歲女性,8月12日腳上開始出現紅疹,但無其他症狀,8月19日至診所就醫。因出疹持續增加且伴隨頭痛,8月31日再至醫院就醫並經檢驗後確診。個案於今日健康監測結束,目前仍有紅疹,已無不適症狀。因個案於暴露期間無出國史,故研判為今年首例國內感染病例,可能感染來源仍在調查中。 -
孕婦安全挺過疫情!中醫提示5大原則 幫助提升免疫力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8320新冠疫情來勢洶洶,隨著本土OmicronBA.5升溫在即,許多孕媽咪深怕染疫對胎兒造成影響,加上孕婦的免疫力比平常人低,又是確診的高風險族群,尤其進入第3孕期的媽咪們心肺負荷加重,所以在第3孕期的風險也相對更高,為了讓孕婦可以安全度過疫情,翰鳴堂、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提出「3要2遠離」的原則,讓媽媽在日常中可以增進免疫力,成功對抗病毒。 -
吃素還是得大腸癌? 營養師:挑對食物正確烹煮是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01吃素的方式有很多,且不良飲食習慣也不是罹患大腸癌的唯一原因。不過,如果是健康吃素者,只要以原型食物為主,如全榖雜糧類、豆類、堅果、蔬菜及水果,並非需要吃全素,即使是蛋奶素、鍋邊素,也都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預防罹患大腸癌。洪若樸指出,吃素的方式可以根據宗教信仰及個人需求而不同,常見的種類有全素、五辛素、蛋奶素、鍋邊素等。其實吃素的種類與是否會罹患大腸癌,並沒有直接關係,主要關鍵是食物種類的選擇及烹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