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接觸性皮膚炎
-
防疫宅在家用3C讓肌膚鬧出災情 4大保養重點顧好面子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2913很多人以為防疫少外出,可省略防曬及保養步驟,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洪郁婷提醒,居家防疫使用3C產品的時間增多,可能引發一些皮膚狀況,要特別注意。 -
染髮染到變豬頭? 醫師示警「黑髮漂成淺色」最傷頭皮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4148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中老年人為了保持外貌年輕而染髮,而不少年輕族群基於標新立異而在髮色作怪,但從頭皮健康的角度來看,強烈呼籲,盡量減少「黑髮變金髮」,這對頭皮的傷害,遠高於單純的白染黑。 -
夏日防曬不能獨漏嘴唇! 選對防曬護唇膏以免癌變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583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宗儒表示,相較於其他皮膚,唇部顯得較為脆弱,因為含水量與屏障功能較低,若沒有做好防曬措施,水分流失,容易龜裂破皮。除此之外,唇部也需防曬,下嘴唇面積較大且突出,容易遭受陽光曝曬,長期下來,除了曬黑、曬傷與老化,還可能增加「日光性唇炎」(癌前病變)的風險。 -
防疫期間戴口罩、勤洗手 這些皮膚問題成疫情另類煩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162020年至今,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台灣於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全國進入3級警戒,民眾配合中央防疫政策減少移動及外出,期望疫情能盡快獲得控制。在各種防疫措施中,最根本也是最普遍執行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勿摸眼口鼻」,然而,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指出,這些防疫基本功也伴隨了一些皮膚疾病的發生或惡化。 -
拿止汗劑來當妝前控油太瞎! 止汗劑用錯比沒用還糟糕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87趙昭明表示,止汗劑原理是在汗腺的出口附近擋住部分汗水分泌,透過阻塞汗腺,讓腋下不容易出汗,通常鋁鹽濃度高達30%至35%,如果當成妝前控油,效果有限。 -
注射玻尿酸接種新冠疫苗恐引發這症狀 別因擔憂而拒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82皮膚專科醫師鄭惠文表示,根據國美容整形外科學會(ASAPS)指出,曾經在臉上有注射填充物的民眾,在接受疫苗接種後,身體出現了紅腫以及發炎反應,甚至還有人出現嘴唇腫大的情形。雖然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不是很高,但隨著國人施打新冠疫苗的人數越來越多,未來有可能會有此類狀況發生,在此先讓民眾了解新冠疫苗可能引發的皮膚症狀。 -
臉上濃妝來不及卸直奔健身房運動 恐招致皮膚過敏下場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3268不少人選擇下班後到健身房健身,除了調整上班時久坐產生的小肚肚,同時充實自己的下班生活,許多女生將健身房、運動中心視為重要社交場所,穿上全套的運動服,更要打扮美美的,甚至上全妝。然而小心運動體態還沒變美前,臉上的肌膚先出現問題! -
富貴手洗到乾裂、脫皮怎辦? 皮膚科醫師揭護手關鍵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46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蔣承臻指出,手部的「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過往好發在家庭主婦、清潔人員和醫護人員等身上,這和工作得經常碰水、接觸清潔劑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