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接納
-
青少年罹患憂鬱症想自殺! 醫建議家長從13個病徵觀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039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精神科醫師陳昱文表示,企圖自殺和自殺身亡的青少年中,多數有罹患憂鬱症,且具13個共通性特徵,若能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治療,將能阻止悲劇發生。 -
青少年愛用社群媒體 董氏籲:建立互動界線防止被網暴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44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說明,青少年習慣透過網路分享自己的生活與觀點,甚至談到理想的夢幻職業時,網紅/Youtuber 都在前3名,這顯示年輕世代對網路世界的嚮往,但值得注意的是,層出不窮的網路霸凌,對青少年身心的影響不可小覷。 -
失智患者症狀多元! 7大照護措施有助減輕照顧者壓力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975小劉是1位血管性失智症病人,因失語症、記憶力變差、貪食、固執、隨地小便等問題,在奇美失智共照中心個案管理師吳淑媛的轉介下,來到失智據點接受照顧服務,但小劉失智問題行為日益嚴重,已出現遊走、迷路現象,於是透過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個管師協助,安排日間照顧服務、居家服務以及居家喘息服務,讓小劉得到妥善照顧,也讓照顧者可以繼續工作,維持家庭生計,減輕照顧負荷。 -
認識失智症!現在就是最佳時刻 出現10大前兆及早警覺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7332025年台灣將步入超高齡社會,失智人口亦快速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委託辦理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臺灣失智人口已超過30萬人,且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隨年齡增加呈現倍增之趨勢,國民健康署持續推廣失智友善社會,期望民眾一起為失智者及其家庭注入關懷,「共伴」支持、友善接納融入社會! -
青春期愛打扮!4招建立身體意象 醫籲家長別急著阻攔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42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饒怡君表示,身體意象是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的認識與看法,其中往往受外在環境或社會文化影響,饒怡君說明,從心理學上來說,青春期孩子關注自己的外觀、打扮,正是在發展身體意象,是爲了建立自我概念與獨立而努力。 -
「煤氣燈效應」心理操控及虐待 發現3大警訊及時求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38大家應該還記得這個曾席捲網路圈的熱議話題:王力宏前妻李靚蕾,驚爆自己遭受「煤氣燈效應」,而這個名詞並非新穎的事物,早在被李靚蕾提出前,就有不少男女為此所害。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心理師余佳容提醒民眾,快檢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有沒有出現警示狀況。 -
家扶:3成早療兒曾受異樣眼光 昆凌籲大眾接納早療兒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123衛生福利部統計,幼兒發展遲緩通報量連年攀升,並於2022年創新高,但近年實際接受早療服務的兒童數僅占全國幼兒人口平均約1.65% ,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預估兒童發展遲緩發生率6%到8%,顯見尚有早期療育需求的兒童等待被發現、服務介入。 -
青春期孩子正值叛逆難溝通? 親子專家給爸媽5招收服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98維持良好親子關係,親密互動,可讓孩子遠離尼古丁誘惑。國外1項研究發現,在青少年階段自覺「父母溫暖程度、相處時間以及人際關係或溝通滿意度」等指數較高者,成年後,「尼古丁依賴和藥物濫用」及「意外懷孕」等機率明顯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