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戴口罩
-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拉警報! 今年重症都染伊科病毒11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575近日疾管署公布新增兩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案例,分別為中部出生8天大男嬰與南部5天大女嬰,兩名嬰兒都因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敗血症、肝炎、血小板低下等重症,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更值得注意的是,疫調發現這兩起案例都疑似因家戶接觸而感染,其中男嬰的母親生產前有上呼吸道症狀,父親在陪產當日也發燒;女嬰的媽媽產前同樣有發燒、喉嚨痛等症狀。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今年累計已有1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新生兒重症案例就佔了10例,且全部都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創下近6年同期最高紀錄。 -
夏季大雨過後慎防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 3步驟不鬆懈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180疾管署今公布國內上週(8/13至8/18)新增1例類鼻疽及5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疾管署提醒,類鼻疽之病原菌存在於受污染的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由於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病原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除了接觸傳播外尚可能經由食入受污染的水或吸入性感染。 -
兔熱病再現!傳染途徑多元 被視為生物恐怖攻擊病原體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998衛福部疾管署於2025年8月12日公布,一名居住南部的70多歲女性於7月12日開始出現症狀,在沒有接觸動物、未從事戶外活動的情況下,竟確診感染兔熱病,成為台灣自2022年以來首例本土病例。這起神秘的感染案例讓防疫人員感到困惑,也再次提醒民眾對這種罕見人畜共通傳染病的重視。 -
楊柳來襲防疫3步驟! 裝備齊全、水煮沸及清除孳生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476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3)日表示,楊柳颱風來襲,帶來風雨影響家園環境,民眾清理家園時,請落實「裝備要齊全、飲食要注意、清除孳生源」防疫3步驟,如接觸汙水、汙泥,或因環境積水孳生病媒蚊,恐造成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腸道傳染病及登革熱、屈公病等傳染病疫情,請民眾務必做好防疫措施,遠離傳染病。 -
社交尷尬!密閉空間最怕有異味 網友熱議6大身體異味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8129在辦公室、電梯或密閉空間,不明異味常令人皺眉,尤其夏天更甚。若不慎成為異味來源,不僅尷尬,更可能影響人際互動與自信心。《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擾人身體異味」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擾人身體異味有哪些。 -
9歲男童高燒不退長出「草莓舌」 醫確診是猩紅熱作怪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6729歲的奇奇連續多日發燒,家人雖有陸續帶他至診所求診,卻遲遲未見改善,且他的身體開始出現粗糙的紅疹,手指開始脫皮,因此前往台北慈濟醫院就醫。當時奇奇也合併有咽喉疼痛、扁桃腺紅腫並化膿以及「草莓舌」症狀,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李致任醫師安排咽喉培養檢查,發現感染A群溶血性鏈球菌,確診為猩紅熱。給予抗生素治療後,奇奇3天退燒,紅疹也逐漸退卻,恢復情況良好。
-
新冠疫情趨緩比前1週下降36.1% 但重症及死亡仍偏多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629新冠疫情持續下降,上週新冠門急診就診2萬9007人次,比前1週下降36.1%,但重症及死亡病例數仍偏多,疾管署疫調顯示,7月8日至14日新增114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32例本土死亡病例。上週最年輕死亡個案為南部40多歲男性,患有神經系統、心臟等慢性病史,長期臥床,陸續接種6劑新冠疫苗,但是最後1劑是去年2月施打XBB疫苗,並未接種最新JN.1疫苗。 -
上週再添1起新生兒腸病毒死亡! 7月底之前仍在流行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920上週再添1起新生兒腸病毒死亡個案,為今年第5例新生兒腸病毒死亡。疾管署表示,到7月底之前為新生兒腸病毒流行期間,家長和新生兒醫療照護機構務必提高警覺,應該盡量謝絕訪客,也盡量謝絕親朋好友對新生兒抱抱親親。目前社區腸病毒流行病毒以伊科病毒11型最多,占37%,其次為克沙奇A6型(占20%)、克沙奇A2型(占19%)。羅一鈞表示,2018年5月至7月台灣也曾有過一波新生兒伊科病毒11型疫情,造成7例新生兒伊科病毒11型重症、其中6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