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戒斷症候群
-
研究:長期飲酒有腦損風險 戒斷初期當心「譫妄」反撲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940酒癮(或稱嚴重型酒精使用障礙症)是一種慢性疾病,具有高復發率。個案即便知道飲酒會對身體或心理各方面的危害,仍然持續飲酒。在停酒的初期8-12小時,可能會歷經所謂的酒精戒斷症候群,而讓停酒更加困難。這個酒精戒斷症候群的症狀,包括自主神經功能亢進(手抖、冒汗、心悸)、顫抖、噁心、嘔吐、失眠、焦慮、不安、幻覺和癲癇發作等症狀。 -
吸菸者成新冠肺炎危險族群 重症及致死率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65研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已有流感化趨勢,未來可能成為季節性流行的傳染疾病,將有一定人口遭受感染,台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高志文博士表示,目前平均死亡率約6%,比SARS還低,但細分危險族群,則以吸菸者的死亡風險最高。 -
網路成癮有「共病現象」 家長漠視恐加速脫序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252在一場家庭聚會中,家庭成員原本應該在難得的相見聚會中分享近況,盡情歡笑,然而,現在的聚會中,大家一語不發、低頭玩手機,已成為今日社會的普遍現象。今年(2018)6月,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網路遊戲障礙症」或「電玩失調」(Gaming Disorder)列為精神疾病,台灣的衛福部也已跟進。 -
沉迷線上遊戲恐成病 電玩失調症列入疾病編碼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158手機遊戲、網路遊戲等電玩已經成為兒童、青少年生活的一部份,但眾多研究發現,電玩具有成癮風險,為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列入疾病,提醒各國正視這項可怕的文明病。 -
嬰兒搖晃症候群非意外 台大正名為兒虐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176台大兒童醫院在衛福部委託下,於2014至2015年期間成立台大醫院兒少保護醫療服務示範中心,為了繼續照顧這些受虐兒,台大募得慈善團體熱心捐款,正式成立兒少保護整合性醫療計畫──兒少保護醫療中心。 -
女子擦類固醇藥膏上癮 停用後症狀反彈加劇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889書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徐嘉琪表示,這是一種外用類固醇成癮症,大多發生於臉部或會陰部的皮膚疾病,女性占80%。病因主要是長時間天天塗抹中強效外用類固醇藥膏,而造成皮膚發炎,特徵為一停藥症狀反彈更加劇。 -
二代戒菸效果佳 4萬8000人成功戒菸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033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國健署推動二代戒菸兩年多來,已幫助4萬8000名吸菸者擊敗菸癮。戒菸門診醫師可提供吸菸者專業協助,依個案情形判斷,選擇合適的藥物,教導吸菸者如何克服各種尼古丁戒斷症候群。 -
創新小巧思 讓早產兒照護更完善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165由於早產兒提前來到這個世界,因此特別脆弱,需要的照顧自然比一般新生兒更多。剛出生的他們,總是直接被送到加護病房,接受專業醫療團隊的全方位評估、照護。這個階段關係到孩子的生存,還有未來一生的健康。無論是床邊即時腦部與心臟超音波追蹤、保溫箱內溫度和濕度的調整、皮膚護理,還是營養的供給,乃至清潔沐浴,都需要細心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