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憂鬱情緒
-
Google發表2022年度關鍵字搜尋榜 你關心的全在榜上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7502022年可說是震盪的1年,年初爆發了本土Omicron疫情與俄烏戰爭,年中則在國內發生柬埔寨詐騙案件,年終則有梨泰院踩踏事件與地方選舉;也有不少遺憾的消息,包含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過世。 -
青少年憂鬱比率增加 董氏籲外界:重視孩子的情緒困擾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332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不少研究發現,憂鬱症及焦慮症罹患人數比例上升,尤其是兒童青少年的罹患率;根據1份2022年9月發布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美國的12至25歲人口中憂鬱症病例雖大幅增加,但接受治療的卻沒有相對增加,這是必須正視的現象。 -
9合1大選後「選舉症候群」患者激增! 醫師提4招緩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281三總精神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楊聰財指出,每逢大選前後,門診「選舉症候群」患者明顯變多,因關注選情,出現焦慮、失眠、情緒不穩、食慾變差等狀況,此正確醫學名稱應為「壓力適應障礙症」。 就如同升學大考,沒考好,或是結果不如預期,沒能考到理想的學校或科系,一定充滿失落等憂鬱情緒。對於部分熱心政治的民眾來說,如果支持的政黨挫敗,或是候選人落選,也會出現類似的心理衝擊。 -
「北醫精準健康日」創意競賽 多款作品新穎有趣又實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57台北醫學大學日前舉辦「北醫精準健康日」,首度結合醫學工程學院、醫學科技學院與跨領域學院,3院攜手舉辦創意競賽,其中「耳目醫新BioMed」為全國最大生醫創新創意競賽。今年共有來自北醫、陽明交大、清華、中央等校的學生新創團隊提案參與,作品涵蓋AI、憂鬱症,以及整合牙齒矯正與治療呼吸中止症的醫材等主題,表現精彩。 -
秋冬交替少了陽光溫暖好SAD 小心季節性情緒失調來襲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99最近季節已是深秋,即將進入冬季,令不少人出現憂鬱情緒;而前立委黃義交的離去的時間點正好在季節交替時間,使得相關討論增加。實際上早有研究指出,在季節交替時特別容易發生情緒失調現象,冬季因日照時間變短,容易減少動力,如果加上陰雨綿綿的天氣更是雪上加霜。台灣的日照時間平均,可能很少人會注意到;但高緯度國家因冬季日照時間極短,產生憂鬱症的人數相當多。 -
董氏基金會推憂鬱情緒篩檢 適時了解情緒狀態接住自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1510月是世界心理健康月,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六,是台灣的憂鬱症篩檢日。2000年起,董氏基金會結合相關醫療單位共同發起呼籲,提醒民眾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時時篩檢情緒並適合尋求專業協助。根據2022年3月發布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進行憂鬱情緒篩檢後,能及時獲得追蹤與診療的患者比例偏低,需更強化基層醫療篩檢與治療間的整合服務,讓憂鬱患者適時獲得診斷與治療。 -
負能量如何排解?網友推薦8大方式 跟著做可紓緩情緒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267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一天之中不僅要面對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壓力,同時還須協調同儕、朋友、同事等人際關係問題,加上疫情期間,不管是隔離抑或是在家工作,都容易累積負面能量與情緒,針對如何排解這些負面能量,也引起網友熱烈討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負能量排解方式」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有關網友熱議的8大負能量排解方法有哪些。 -
青少年除課業最在意人際 親密家庭關係能幫助孩子減壓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44董氏基金會於 2021 年 9 月至11 月以全台國高中職生為對象進行的「人際關係、壓力及憂鬱情緒現況」的調查,收集有效問卷 2,607份,結果發現,有 15.4%的青少年常感受到壓力,影響自身的生活;有 41.2%的青少年每天感到壓力大的時間超過 1 小時;8.1%常覺得自己很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