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慢性腎臟病
-
腎臟營養學之父來台 引領「心腎糖」飲食觀念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5595根據臺灣腎臟醫學會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飲食調查,台灣約有四到五成糖尿病患合併患有慢性腎臟病,總計全台目前約有4萬名糖尿病腎病患者。台灣腎臟病醫學會理事長盧國城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因血糖過高,容易導致微血管與大血管病變,影響腎臟的血流量,進而讓腎功能下降,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而糖尿病腎病變是糖尿病的重要併發症之一,嚴重將導致病人死亡。 -
幼兒洗腎率增 先天性腎臟及泌尿道異常居多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56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腎臟科主任林清淵今天公布「台灣兒童慢性腎臟病主因及現況趨勢」報告,他表示,先天性泌尿道異常可以用超音波篩檢,早期發現,及時矯正治療;腎絲球炎則可透過尿液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家長應提高警覺。 -
流感疫情持續發威 腎友應防範肺炎侵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94腎友的第一大死因為心血管病變,第二大死因便為感染。鄭集鴻表示,肺炎是常見的死亡原因,這是因肺炎易會引起敗血症,造成血壓過低、休克而必須住到加護病房,用特別的方式洗腎,危險性較高。而嚴重的感染,也會加速腎臟的急遽惡化,讓原本還不需要洗腎的慢性腎臟病患者,進展到必須洗腎治療。 -
腎性貧血不可不慎 當心隱藏致命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228據統計,台灣罹患腎病人數高達200萬以上,末期腎臟病人數、發病率更是世界第一。腎臟功能損壞,以致紅血球生成素缺乏引起貧血,使腎性貧血成為慢性腎臟病患常見的併發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黃秋錦指出,腎功能越差,貧血的機會就越高,當血色素男性於13 g/dL 、女性低於12 g/dL便是腎性貧血。 -
男子腎病未按時服藥 惡化成尿毒症伴肺水腫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475一名60多歲黃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因未按時服藥,加上不忌口,血糖控制一直不太理想。在某次感冒發燒後,因愈來愈喘、食慾愈來愈差而求診。檢查發現,腎功能已惡化成尿毒症,同時有貧血、肺水腫等情形, 洗腎(透析治療)已無法避免。 -
吃西藥怕洗腎? 三高失控腎病惡化更嚴重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0683月10日為世界腎臟日,今年宣導主題為「兒童腎臟病、及早預防」。台灣腎臟醫學會陳鴻鈞理事長,除了提醒民眾重視腎臟保健,還提出監測及控制三高、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體重控制、多喝水、不抽菸、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及定期檢查腎功能等8項黃金守則,維護腎臟健康。 -
腎性貧血非老化現象 置之不理恐危及生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046收治患者的台北慈濟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郭克林說明,張阿嬤腎臟功能萎縮情況嚴重,血液中的肌酸酐濃度是3.1mg/dL,血紅素只有8.9g/dL,低於標準值12g/dL。經由「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療3個月,提高造血能力後,血紅素上升到接近標準值的11.6g/dL,肌酸酐濃度也降到2.7mg/dL。讓阿嬤精神變好,身體症狀和生活品質都獲得明顯改善。 -
甩油減糖打擊肥胖 健康減重不復胖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820據統計,台灣有近半數男性及三分之一的女性有過重或是肥胖的問題。而肥胖除了會影響體形外,也會引起疾病及縮短壽命,所以認識肥胖對健康的危害,並有效戰勝肥胖,是現代人必須要面對的議題。由台大醫院各科聯合策劃著作的《甩油減糖健康不復胖》一書,在肥胖問題上做了深入性探討,也對中重度肥胖及糖尿病患者的診治及餐飲提出了專業的方法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