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慢性感染
-
膽結石患者更容易罹患膽囊癌? 專家剖析10大危險因子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472膽囊癌好發年齡在60至70歲民眾,女性多於男性,約3比1,有些人以為膽石症或膽囊炎症狀為主要表現腹痛、噁心、嘔吐,但也有病人則完全沒有症狀,在健康檢查時,影像檢查才意外發現罹癌。 -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癌症新知 / 肝癌112據國健署統計,C型肝炎病毒感染會有七成以上變成慢性肝炎,其中約20%會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者每年有3%至5%會發生肝癌。 -
蕁麻疹來得也去得快! 發病期注意這8點即可控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19亞東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宮瑤表示,蕁麻疹俗稱「風疹塊」、「起清膜」,會忽然出現,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發作部位像蚊子叮咬引起的腫塊,形狀和發生部位都不固定,通常同一部位24小時內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留下任何痕跡,但是其他部位又出現新的病灶,而且奇癢無比,嚴重時甚至合併黏膜水腫,包括眼睛、嘴唇、咽喉都會水腫;約20%以上的人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蕁麻疹。 -
健保放寬C肝口服藥物條件 肝基會呼籲及早篩檢治療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908肝基會執行長楊培銘教授表示,今年以「多元夥伴合作」、「篩出即治」策略執行肝炎篩檢活動,與當地衛生單位協調抽血人力資源、動員地方人士宣傳、協調地區醫院配合轉診、縮短就醫流程、專車接送等,自去年初至今年6月底,為6縣市28個鄉鎮民眾進行免費肝病抽血篩檢。藉由族群大規模有效治療,減少病毒傳播機會,並建立地區性C型肝炎根除計畫,直接與官方資源結合,推行至全國各地,成果顯示,患者轉介治療率高達8成以上。 -
這8大族群要注意 C肝可能已經悄悄找上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依流行病學估計,台灣約有40萬名C肝感染者,但健保資料顯示,僅有20萬人接受治療,仍有20萬名潛在患者尚未確診,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推出「康C攻略」,名列國人染C肝8大風險族群,提醒高風險族群踴躍接受篩檢。 -
長輩嚴重營養不良 恐造成低血鉀合併肌肉無力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395減肥成為全民運動,不過,醫師提醒,上了年紀的人應該吃得營養,避免體重過輕造成營養不良,合併肌肉無力,加上免疫力低下,可能導致長期臥床,引發泌尿道感染、皮膚慢性感染,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 -
鳳梨南瓜不忌口 男子蕁麻疹反覆發作眼唇腫脹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328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吳政翰表示,蕁麻疹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類似典型的過敏反應,主要是食物或藥物引起;若持續6週以上則屬於慢性,食物、外界刺激,如搔抓、溫度變化、身心壓力大以及慢性感染等,皆可能誘發。雖然急性、慢性都與飲食有關,但急性患者容易回想是身體對哪一種食物過敏,例如海鮮,而慢性患者卻很難明確分辨,增加治療的困難。 -
腸內好菌多多 提升B肝病毒清除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52台大醫學院團隊王弘毅副教授表示,新生兒或是兒童接觸B肝病毒大部分無法清除而變成慢性感染,但成年人接觸病毒後卻95%可自行痊癒,顯示肝臟清除B型肝炎的免疫能力隨年齡而發育完成,但誘導此發育的訊號至今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