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感染疾病
-
孩子常生病? 微生物存活期長記得勤洗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6861位媽媽帶著2歲半的小男孩進來診間,媽媽說:「醫生,我家兒子又發燒了!」阿包醫生聽出媽媽特別強調那個「又」字,便查看了一下他的病歷,哇!在最近的2、3個月,他幾乎3到5天就來門診報到,主述大多是得感冒、鼻竇炎、腸胃炎等感染疾病。 -
社區型肺炎比想像中恐怖 專家建議預防這樣做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34肺炎比你想像中還要可怕!多年來,在衛福部國人死因排行榜中,肺炎始終穩居前10名,其中又以社區感染型肺炎最為常見,嚴重威脅國人健康與生命,成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黃盈祥提醒,慢性三高及免疫力低下者應提高警覺,接種疫苗。 -
綠膿桿菌很可怕 但這兩種細菌爸媽也不能輕忽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4281有一則網路廣傳的新聞:一位媽媽於粉絲團寫出她兒子的經歷,希望提醒更多父母要注意這個情況,寶寶從發燒就醫到死亡,才短短2天......病因是感染綠膿桿菌,引發壞死性筋膜炎及敗血症。新聞一出現馬上引起關注,於是門診遇到不少爸媽在孩子發燒第一天就帶來看診,緊張地詢問孩子是否感染了綠膿桿菌? -
18歲以下孩子生病 請先看小兒科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351家醫科的科別屬於內科系,訓練內容仍以成人疾病為主,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代謝疾病等,疾病治療及照護都是他們的訓練項目。雖說住院醫師訓練期間一樣會到小兒科訓練,但頂多幾個月的時間,兒童疾病的處理仍不屬於他們的專業,當面對不熟悉的疾病,能想到的鑑別診斷就會受限,甚至壓根沒想到某些只會發生在兒童身上的疾病,之後要確診再給予治療的時間就可能延長,過程中恐怕也會開立較多非必要的藥物。 -
維生素D除了輔助鈣吸收 還可預防感冒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28研究發現,攝取維生素D可以預防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的感染疾病,尤其對於體內維生素D含量非常低的人而言,影響更是明顯。這是第一次發現維生素D和流感、感冒之間,有著明確的關聯性。 -
洗澡觀念大顛覆 沐浴乳別全身抹透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90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護理學院感染疾病專家Elaine Larson表示,根據他的調查發現,無論你喜不喜歡,洗澡是每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些人甚至一天不只洗一次澡,可能認為把身上的細菌都洗掉會比較乾淨。不過研究卻顯示,其實不需要天天洗澡,一周只需要洗1、2次澡就夠了。 -
心血管病患慎用抗生素 氟奎諾酮恐致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143研究主持人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李建璋表示,氟奎諾酮(Fluoroquinolone)是一種普遍使用在泌尿道感染、肺炎、與皮膚和軟組織感染的抗生素。由於能夠抑制多種微生物的生長、口服吸收好,近年來逐漸取代傳統盤尼西林類成為許多感染疾病的第一線治療藥物。 -
女兒高燒大S淚崩 醫師:幼兒發燒莫驚慌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563小兒科醫師葉勝雄指出,發燒本身並不可怕,但由於嬰幼兒抵抗力相對較弱,當家長發現孩子有發燒症狀時,仍應就醫找出病因,並對症治療。引起幼童發燒的原因,主要為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或肺炎,此外也有腸胃道或泌尿道感染等。若是幼兒發燒同時出現疹子、意識模糊、嚴重嘔吐、下痢有血便、腹痛、呼吸困難急促、黃疸甚至痙攣等其他症狀出現,則應儘速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