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恐慌
-
網傳擦止汗劑恐增乳癌風險? 專家駁斥謠言無科學根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54食藥署安全周報中提到,部分民眾可能會懷疑,汗腺被抑制無法排出汗水,毒素會累積在體內,也有可能導致淋巴阻塞導致乳癌發生。食藥署對此立刻駁斥,根據美國癌症中心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資料,沒有止汗劑會增加乳癌發生機會的證據,並且台灣也對相關成分有把關,民眾不需要太恐慌。 -
【新冠泰籍移工】在台接觸者匡列189人 台大公衛建議外籍學生移工集體檢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00詹長權指出,如果許多確診者在台灣並未被發現,而是出國後在其他國家被篩檢出來,這將嚴重傷害台灣在防疫的形象,因為表示疫情控制不佳,「若有必要,在出境時也要檢測。」 -
吃飽就想跑廁所? 你可能得了這種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00國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沈明宏表示,當腦部接收到緊張或壓力等訊息時,神經就會分泌一種傳導物質,刺激到腸壁內的自律神經,一旦自律神經功能長期失調,就可能造成大腸蠕動不正常,形成「大腸激躁症」;其屬於一種功能性疾病,目前醫學上對其病因比較有共識的說法是「腦腸軸向功能。 -
振興三倍券醫院也可用? 投資健康做健檢聰明新選擇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9411位62歲的盧先生從去年開始有持續胸悶情況且伴有輕微咳嗽狀況,一開始認為只是輕微感冒不以為意,加上國內肺炎疫情確診人數一度升高,更害怕到一般醫院就醫提高染疫機率,認為只要在家休養即可。 -
後疫情時代健康照護數位轉型 遠距醫療將成未來趨勢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33台灣第1個健康照護資源共享平台醫聯網,於7日下午2點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後疫情時代—健康照護模式數位轉型研討會」,現場邀請台大公衛學院教授張睿詒等7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對國人就醫行為轉變、未來數位健康、遠距醫療發展走向等議題。 -
吃素還是會得大腸癌! 最好的預防方式掌握3原則
癌症新知 / 腸癌4941國健署在保健闢謠指出,其實大腸癌的發生並非由單一原因所造成,大腸癌的致癌因子包含遺傳基因、高脂肪低纖維飲食、抽菸、飲酒及肥胖等,然而,吃素可以預防罹患大腸癌的說法並無實證,有些人以為吃素就能預防大腸癌,卻忽略其烹調方式及自身的生活習慣也會影響。 -
鼻過敏患者憂心新冠肺炎症狀 耳鼻喉科醫師分析差異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860這樣的案例引起許多過敏患者的恐慌,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鼻過敏症狀雖然也會鼻塞、流鼻水,但經常合併眼睛癢或鼻子癢,且好發於早晚,但只要做好個人衛生習慣,仔細觀察自己的症狀,若無相關接觸史或旅遊史,則無須過度擔心。 -
台灣防疫成功疫調圍堵病毒奏效 防疫醫師功不可沒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17面對全然未知疾病新冠肺炎,不僅感染者害怕,家屬或密切接觸者同樣也會非常擔心,防疫醫師蘇家彬表示,只要疑似個案出現,防疫醫師就要前往調查,然而病患對於自身病情不安,家屬對於風險的懼怕,在如此恐慌緊張的情況下,給予即時資訊與安撫情緒,就是防疫醫師很重要的工作。唯有當病患與家屬等人安心下來,才有可能逐漸回想行蹤與接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