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臟血管疾病
-
從徐生明總教練病逝 看心因性猝死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67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對於「猝死」的定義:「凡是一個健康者或病人在穩定的情況下,從發生症狀到死亡時間在六小時以內者稱為猝死」;而近年來研究發現,猝死原因大多是心臟問題所造成,因此又叫作「心因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 腦癌風險高五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124黃俊豪醫師表示,這項研究追蹤2000年至2003年間11萬2555名睡眠呼吸中止症成人患者,以及一般成年人,追蹤時間長達10年。研究結果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發生惡性腦癌機會,每年每1萬人中有2.96人,而一般人機率為每年每1萬人中有1.66人,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缺氧和腦癌有關。 -
多吃蕃茄 遠離中風危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79的確,蕃茄的養生功能不少,蕃茄中的「榖胱甘肽」(GSH),可以維護細胞正常代謝、抑制「酪氨酸梅」的活性,還可以促進皮膚、內臟色素減退與消炎,另外,也能預防老人斑、抗衰老、增強胃酸,以及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等,而男性吃攝取煮熟的蕃茄,還可以預防攝護腺疾病的發生。 -
預防冠狀動脈心臟病 遠離三高不可少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據研究顯示,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遺傳因素所占的比例約30%,有70%是由後天所造成。主要是因為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多半來自於後天不良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且在無預警的情況下慢慢侵蝕身體的健康。在日本,心臟血管疾病甚至被稱之為「生活習慣病」。 -
降低壞膽固醇比增加好膽固醇靠得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02但現在有研究發現,增加好膽固醇,其實對於降低心臟病、中風等心臟血管疾病並無太多的影響,倒不如設法降低壞的膽固醇還來得有幫助。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約21000位曾經有過心臟病發作,以及95000位沒有心臟病的人中尋找某種基因變體,發現帶有這種基因變體者,體內好膽固醇含量確實比較高。 -
心臟血管中心相繼成立 提供病友全方位服務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0以台大醫院來說,將心臟內科及心臟外科專業整合在一起,相關的檢查與治療,如心導管室、開心手術室、心血管檢查室、加護病房及心臟內外科病房整合在本院東址大樓5樓同一樓層中。配置包括一般病床,加護病房、開刀房(包含1間複合式手術室及1間機器人手術室)、心導管室與門診檢查室,以提供「全方位解決」及「一站式」的整合性醫療服務,並有專用電梯直接和急診部相通,大幅減少病人因為進行各種檢查的運送時間與風險。
-
慢性病患不理會困難傷口 當心致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260萬芳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王先震表示,近幾年來,傷口照護除傳統外傷、挫傷等急性傷口處理之外,因為老年人口逐日增加,社會走向高齡化,加上糖尿病、腎衰竭、下肢缺血病變、癌症傷口、褥瘡等疾病盛行,容易造成慢性傷口問題,為了使傷口癒合,慢性傷口需透過長期追蹤、足夠的組織灌流、即時清創、適當敷料及正確衛教等多元照護,才能看出成效。
-
下肢冰冷腳趾紫紺 小心周邊血管阻塞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431近年來心臟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亡之列占據了前幾名的地位。而民眾多將焦點放在心臟疾病,卻忽略了周邊血管阻塞疾病。造成血管阻塞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化病變」,簡稱「動脈硬化」;體內過多脂肪類的雜質囤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狹窄,導致肢體缺血因而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