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理
-
接住浮萍家庭!我國兒虐案頻傳 專家分析:欠缺3面向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181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於110年邀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主任吳慧菁教授,主持「風險家庭安全照護:領域建構與人才培育」議題,分析世界各國對於風險家庭的援助與照護模式,發現我國對於易受社會忽視並汙名化的弱勢族群,缺乏「親職教養能力的培訓」、「一站式在地化社區服務」、以及「服務不漏接的整合性」。 -
長者與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共存20多年 7大症狀及早發現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195台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發生率逐年增加,每10萬人就有1人確診,每年約新增230例新個案,其中又以65歲到70歲老年人為好發族群。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暨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理事長李啟誠表示,此疾病的治療重點就是協助患者與其共存,早期發現存活率可超過10年。 -
染疫後仍頭痛、憂鬱? 長新冠症候群主動就醫不要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60很多民眾感染新冠之後會出現一些後遺症,有些看似很輕微的症狀,其實都是跟神經系統有很大的關聯性。漢銘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彰基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志明表示,如果有出現感染前和感染後很大的區別,請民眾務必要就醫,檢查腦部裡面或是四肢的神經系統,是不是出現了問題。若出現症狀首先可以多休息,從日常生活作息開始調整,如果依然還是持續有這些症狀,就應前往醫院「新冠肺炎康復後整合門診」尋求專業的協助。 -
自私的人不是沒有原因 研究:少睡1小時就不想幫助人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466睡飽能夠維持生理與心理的健康,而沒睡飽對身心影響甚鉅,這兩點大家都知道。然而有研究發現,睡不飽的人會變得「自私」!怎麼會這樣呢?國立成功大學心理系副教授林君昱表示,對一般人來說,這類研究在適當時機運用,將是可考慮的參考面向,例如在校園內辦義賣或募款,要避開期中或期末考週(學生熬夜念書)。另外,在近幾年陸續有幾篇研究舉出睡眠可能和「利社會」(prosocial)行為有關,但本論文算是以較嚴謹且多角度的檢驗,來提出證據支持此論點。然而也要提醒一般民眾,這是個有趣且可能未來有更重大意義的研究方向,但目前尚還不適過度的盡信以及延伸推論。 -
不孕症比例高!想要生寶寶 備孕掌握4心法好孕跟著來
兩性關係 / 不孕症2726台灣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不孕症盛行率比想像中還要高,調查發現,不孕夫妻從備孕到診斷不孕就花了2.9年,超出WHO定義的1年,嚴重拖延治療時機。此外,傳統觀念上,生育壓力與期待,大多落在女方;大部分治療也是由女性承受,包含藥物的使用與施打,加上取卵後所造成的身體不適等,讓女性承受相較男性更多的身心壓力。調查發現,近7成女性認為,不孕治療影響了心理健康,在治療過程中,超過半數以上女性自覺沮喪、失落等負面情緒,7成曾對其他懷孕者感到嫉妒。備孕期心理壓力也可能影響受孕機率,為此,陳美州提出「正向備孕4要訣」,期盼不孕夫妻降低負面情緒。 -
讓急難家庭能安心開學 家扶與林智勝鼓勵孩子勇敢逐夢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145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造成弱勢家庭在收入、健康、照顧等急難需求增加,家扶扶助家庭中今年已有31,113位家庭成員因疫情受創。為助家庭應急,家扶已發出近3千萬急難救助金;疫情加以通膨因素,帶給弱勢家庭極大考驗,也衝擊本會扶幼資源募集情形,捐款相較去年同期下滑近兩成。元大金控集團聽見家扶需要,預計率先捐出1千萬,期望拋磚引玉,有更多社會大眾一同來支持。家扶自立青年林智勝與9年前受助兒相見歡,鼓勵社會大眾一同支持無窮世代計畫,期望讓更多家扶兒在其專長領域揮出生命中的全壘打。 -
首揭兒童長新冠症狀! 咳嗽、喉嚨痛、耳朵痛排名前3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9259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地都發生部份染疫患者有諸多持續的身體不適症狀,目前醫界稱之為「後新冠或長新冠症候群」,且兒童患者在這方面的資料甚少,而我國至4月期間才開始有新冠病毒在社區大幅度的流行,其中,大約有20%是屬於青少年及兒童,這些染疫後的兒童有1至3成的機會,會出現後新冠或長新冠症候群,影響日常生活及課業學習,他們的長期照護值得國家與醫界長時間關注。 -
上班族常有的職業病!網議6大厭世症狀 你中獎了嗎?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317出社會後的上班族,幾乎將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貢獻於職場,而工作帶來的壓力、餐餐外食、加班導致的作息不正常……種種因素除了改變既有適應的生活習慣,甚至可能對身心靈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以下這些「職業病」,你是否也有相同困擾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上班族厭世症狀」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有關網友熱議的6大上班族因為長時間工作而導致的病痛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