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理學家
-
大腦越用越靈光! 研究:學習雙語有助於延緩認知退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6864全國失智患者超過30萬人,如何降低失智風險,已成全民切身議題,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具有雙語能力者雖無法完全預防失智症,但能有效延緩失智症的進展、惡化。《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指出,蒙特婁康考迪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斯(Natalie Phillips)日前接受《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訪問時表示,可以說兩種語言的年長者更能對抗失智症。 -
吉卜力AI生成圖掀熱潮! 心理師解析背後8種心理現象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054當ChatGPT推出能夠生成吉卜力風格圖像的功能後,社群媒體迅速被各種「吉卜力化」的頭像和圖片淹沒。這股熱潮不僅僅是一個科技進步或網路趨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它反映了更深層的人類需求和心理動機。對此,心理治療所黃閎新臨床心理師也分享,為什麼吉卜力風格的AI圖像會引發如此廣泛的反響。 -
「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 心理諮商前你該知道這些事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954YouTuber錫蘭「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影片發布至今(21日)天,觀看次數即將超過450萬,內容揭露「大型團體意識訓練」(LGAT)課程如何洗腦學員,引發熱議。諮商心理師公會提供4方法,教民眾識破可疑課程,遠離心理操控陷阱。 -
你測MBTI了嗎?心理測驗助自我探索 但可別過度執著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642MBTI是近期人們最瘋迷的話題之一。從過去的血型、星座,到後來的MBTI及各種性格測驗,人們總是熱衷於探索自己的性格特質。從MBTI性格測驗到心理遊戲,人們逐漸發現這些工具不僅能提供有趣的自我發現過程,還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人格特質,但這些性格測驗或是心理測驗遊戲是什麼呢?而所謂的人格甚至是人格障礙症又是什麼呢? -
青少年滑社群越看越憂鬱? 與人格特質的外向程度有關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722董氏基金會表示,許多研究證實社群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但每個青少年受到的影響程度不盡相同,因使用的社群平台、對社群媒體的反應,以及自身人格特質而異。根據2023年12月發表於《青少年期刊(Journal of Adolescence)》的研究指出,青少年的人格特質和他們使用的社群媒體平台與憂鬱症狀有相關。 -
做自己很「自私」? 臨床心理師剖析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8048「想要做自己一點,會不會有點自私?」、「如果講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會不會影響到別人和這份關係?」上述疑問和想法可能不少人多少都有過,或者聽過其他人有類似的問題,而近年暢銷的心理類型書籍中,多數也都是在談論如何提升自己、掌控自己情緒或人際關係的複雜情感等主題。另一方面,來醫院或診所尋求心理治療的人們之中,人際關係也是最多人來治療室想釐清、討論和改變的議題。 -
李善均輕生恐與2原因有關? 醫傳授4大自救法紓解壓力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080因牽連吸毒疑雲,持續接受調查的南韓知名演員李善均,於12月27日上午陳屍於首爾鐘路區臥龍公園內的1輛車內,警方研判為輕生,享年48歲。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院長楊聰財表示,此次不幸的事件可說是「曾子殺人」的現代版, 驗證「人言可畏」的恐怖。 -
年輕人首遇流行病!受新冠疫情影響 易備感壓力情緒化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474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不過受病毒影響的不只有身體的症狀,你有留意到身旁的年輕人,這段期間容易喜怒無常,性格有所改變嗎?1份2022年9月發布於《PLOSONE》的研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盛行,可能會影響到人格特質變化,尤其年輕族群受影響最大,變得更情緒化,更容易感受到壓力,合作性、信任感、和責任心都比較低。